束薪谷口樵人唱,采药林中野叟归
潘哲 《题鄱阳卢日章青山晚对楼》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潘哲的《题鄱阳卢日章青山晚对楼》
全文:
村北村南半掩扉,空濛叠嶂渺烟霏。
束薪谷口樵人唱,采药林中野叟归。
落木乌栖九秋老,苍藤猿啸片云飞。
西风帘捲凭阑坐,一笑掀髯送夕晖。
参考注释
束薪
(1).捆扎起来的柴木,一捆薪柴。《诗·王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薪。”《汉书·朱买臣传》:“﹝ 买臣 ﹞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 明 刘基 《郁离子·天地之盗》:“一朝而屋坏,臣恐束薪不足以支之也。” 清 朱鹤龄 《广志》诗:“兰艾同荣,望秋则槁。虽在束薪,终是芳草。”
(2).比喻男女成婚。《诗·唐风·绸缪》:“绸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马瑞辰 通释:“诗人多以薪喻婚姻……此《诗》‘束薪’、‘束芻’、‘束楚’,《传》谓‘以喻男女待礼而成’是也。”
(3).捆柴。 唐 皮日休 《樵子》诗:“束薪白云湿,负担春日暮。” 宋 陆游 《园中晚饭示儿子》诗:“涧底束薪供晚爨,街头糴米续晨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乃束薪爇火,抛阶下。瞬息烟蔽房屋,对面相失。”
谷口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韬·分险》:“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维 《归辋川作》诗:“谷口疎鐘动,渔樵稍欲稀。” 清 黄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诗:“此间看山復看枫,谷口敞与平原同。”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 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 , 东汉 废。因位于 九嵕山 东、 仲山 西,当 泾水 出山之处,故谓之 谷口 。古时相传为 黄帝 升仙的地方。也称 寒门 。《汉书·郊祀志上》:“其后 黄帝 接万灵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谓 寒门 者, 谷口 也。”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黄帝 升仙之处也。”又注:“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凉,故谓此谷为 寒门 也。”
(3).古地名。在今 陕西 淳化 西北。 秦 时于此置 云阳县 。《战国策·秦策三》:“ 范雎 曰:‘大王之国,北有 甘泉 、 谷口 。’” 鲍彪 注:“在 云阳 。” 西汉 末年,高士 郑朴 (字 子真 )曾隐居于此。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师。”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 谷口 郑子真 ,躬耕在巖石。” 王琦 注引《雍录》:“ 谷口 在 云阳县 西四十里, 郑子真 隐於此。”后借指隐者所居之处。 元 杨奂 《得邳大用书复寄》诗:“ 谷口 知何似,他年愿卜隣。” 清 钱谦益 《高邮道中简顾所建》诗:“负耒我今归 谷口 ,惊弓君莫问壶头。”
樵人
樵夫。 唐 刘长卿 《经漂母墓》诗:“古墓樵人识,前朝 楚 水流。”《水浒传》第一回:“樵人出没谓之径,能通车马谓之道。”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辛亥游录》:“微雨忽集,有樵人来,切问何作,庄语不能解,乃紿之曰:‘求药。’”
采药
见“ 采药 ”。
亦作“ 采葯 ”。谓采集药物。亦指隐居避世或求仙修道。《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后遂携其妻子登 鹿门山 ,因采药不反。” 唐 李白 《悲清秋赋》:“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託些,吾将采药於 蓬丘 。” 宋 苏轼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诗:“明年采药 天台 去,更欲题诗满 浙 东。” 清 刘献廷 《赠张铁桥先生》诗:“还期徧走 齐州 地,同作 天台 采葯人。” 清 钱金甫 《赠魏惟度》诗:“偶停 司马 游 梁 骑,暂作 嵩山 采药人。”
中野
(1).原野之中。《易·繫辞下》:“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史记·淮阴侯列传》:“今 楚 汉 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於中野,不可胜数。”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清 顾炎武 《先妣忌日》诗:“秋雨秀连中野蔚,夕阳光起北园葵。”
(2).古邑名。《逸周书·殷祝》:“ 汤 将放 桀 于 中野 。” 朱右曾 校释:“ 中野 ,邑名。”
潘哲名句,题鄱阳卢日章青山晚对楼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