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吕陶的《和再游二首·其一》
全文:
仙居殊不类樊笼,潇洒清凉皆可封。
寒溜恰如扬子水,脩筠应有稚川龙。
云深况是门无客,人去惟闻鹤在松。
向此却疑推律法,应钟何事代林钟。
参考注释
律法
(1).法律。《新唐书·百官志一》:“刑部郎中、员外郎,掌律法。”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某公子》:“伊父为官,当知律法,敢强夺民间女子耶?” 茅盾 《耶稣之死》六:“ 摩西 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
(2).律吕的法则。《通典·乐三》:“ 伏牺氏 作《易》,纪阳气之初,以为律法。”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乐舞声歌·律法》。
(3).指格律。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中》:“即此推之,七言律法,思过半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音律》:“字字在声音律法之中,言言无资格拘挛之苦。”
(4).规律。 郭沫若 《惠施的性格与思想》:“当时学者墨非儒,儒非墨,道又非儒、墨……然而终不能跳出大自然的律法中。”
应钟
亦作“ 应鐘 ”。古乐律名。十二律之一。古人以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每月以一律应之。应钟与十月相应。《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其音羽,律中应钟。” 郑玄 注:“孟冬气至,则应钟之律应。应钟者,姑洗之所生,三分去一,律长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汉书·律历志上》:“应鐘,言阴气应亡射,该臧万物而杂阳阂种也。位於亥,在十月。”参见“ 十二律 ”、“ 十二月律 ”。
见“ 应钟 ”。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林钟
(1).古乐十二律之一。十二律有六律六吕,林钟为六吕之一。《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音徵,律中林钟。” 郑玄 注:“林钟者,黄钟之所生,三分去一,律长六寸,季夏气至,则林钟之律应。”《史记·律书》:“林钟者,言万物就死,气林林然。” 清 黄宗羲 《答刘伯绳问律吕》:“林钟长六寸,积四百八十六分。”
(2).指农历六月。《吕氏春秋·音律》:“林钟之月,草木盛满,阴将始刑。” 高诱 注:“林钟,六月。” 汉 班固 《白*虎通·五行》:“六月谓之林钟何?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
(3).钟名。《左传·襄公十九年》:“ 季武子 以所得於 齐 之兵作林钟而铭 鲁 功焉。” 孔颖达 疏:“是言度律以长短,然后铸钟,钟声应律,遂以律名钟。此钟声应林钟,故以林钟为名。”
吕陶名句,和再游二首·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