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吴昌龄的《【正宫】端正好》
全文:
美妓。
墨点柳眉新,酒晕桃腮嫩,破春娇半颗朱唇,海棠颜色红霞韵。
宫额芙蓉印。
藉丝裳翡翠裙,芭蕉扇竹叶樽。
衬缃裙玉钩三寸,露春葱十指如银。
秋波两点真,春山八字分。
颤巍巍雾鬟云鬓,胭脂颈玉软香温。
轻拈翠靥花生晕,斜插犀梳月破云。
误落风尘。
莫不是丽春园苏乡的后身,多应是西厢下莺莺的影神,便有丹青画不真。
妆梳诸样巧,笑语暗生春。
他有那千般儿可人。
常记的五言诗暗寄回文,千金夜古断青春。
厮陪奉娇香腻粉,喜相逢柳营花阵。
这些时春寒绣裀,月暗重门,梨花暮雨近黄昏,把香衾自温。
金杯不洗心头闷,青鸾不寄云边信,玉容不见意中人。
空教人害损。
想当日一宵欢会成秦晋,翻做了千里关山劳梦魂。
漏永更长烛影昏,柳暗花遮曙色分。
酒酽花浓锦帐新,倚玉偎红翠被温。
有一日重会菱花镜里人,将我这受过凄凉正了本。
参考注释
柳眉
女子细长的眼眉
柳眉倒竖,二目圆瞪
酒晕
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宋 苏轼 《红梅》诗之一:“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元 乔吉 《红绣鞋·书所见》曲:“脸儿嫩,难藏酒晕,扇儿薄,不隔歌尘。” 清 黄景仁 《十四夜赵舍人秉渊招集酒后偕步灯市》诗:“眼芒旋落酒晕奇,谈綺烘成烛花巧。”
桃腮
(1).形容女子粉红色的脸颊。 元 白朴 《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曲:“覷著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 明 沉仕 《催拍·偶见》曲:“俊满桃腮,疑是朝云。”《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唇似丹硃,莲脸生波,桃腮带靨。”
(2).指未经嫁接的桃树所开的花。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桃》:“桃之未经接者,其色极娇,酷似美人之面,所谓桃腮、桃靨者,皆指天然未接之桃,非今时所谓碧桃、絳桃、金桃、银桃之类也。”
春娇
(1).形容女子娇艳之态。亦指娇艳的女子。 唐 梁鍠 《狷氏子》诗:“忆事临妆笑,春娇满镜臺。” 唐 元稹 《连昌宫词》:“春娇满眼睡红綃,掠削云鬟旋妆束。” 唐 白居易 《把酒思闲事》诗之二:“把酒思閒事,春娇何处多。”
(2).妖娆的春色。 元 陈樵 《垂丝海棠赋》:“挟春娇而无力兮,色韡韡而可餐。” 清 陈维崧 《春风袅娜·甲寅元夜》词:“的的春娇,溶溶夜景,夹路银花烂不收。”
朱唇
红色的口唇。形容貌美。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蛾扬兮,朱脣的其若丹。”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之六:“动朱脣,发清商。” 宋 柳永 《少年游》词之四:“娇多爱把齐紈扇,和笑掩朱脣。” 元 徐琬 《沉醉东风·赠歌者吹*箫》曲之一:“金凤小斜簪髻云,注樱桃一点朱唇。”《宦海》第四回:“这位名士……生得白面朱唇,剑眉星眼。”
海棠
(1)
(2) 即海棠树,落叶乔木,卵形叶,开淡红或白花,结红、黄色球形果,酸甜可食
(3) 该植物所结果实
颜色
(1)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指颜料或染料
(4)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吴昌龄名句,【正宫】端正好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