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度正的《奉别刘思中》
全文:
忆昨我初往,斗杓正南陬。
阳气已汗漫,伏阴才如勾。
既见御史公,文书烦校雠。
时时延上坐,不听毁者谋。
公兄东溪老,博我诗之幽。
轩然肯相顾,妙语吐如流。
诸郎冰雪姿,学问谁朋俦。
其长遇我厚,久要何绸缪。
感知不忍去,坐阅四月周。
寒暑无停机,忽忽今已秋。
我学曾几何,我怀良独忧。
亲庭催我归,岁晏无寒不。
朋友催我归,仁义相讲求。
山林本其性,麋鹿本其游。
再拜谢所知,去去毋苦留。
参考注释
见御
得到帝王临幸。《后汉书·皇后纪下·桓帝懿献梁皇后》:“帝虽迫畏 梁冀 ,不敢谴怒,然见御转稀。”
文书
(1) 指公文、书信、契约等
手把文书口称敕。——唐· 白居易《卖炭翁》
文书下行直省。——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
(3) 文字书籍
校雠
亦作“校仇”。 1.一人独校为校,二人对校为雠。谓考订书籍,纠正讹误。 汉 刘向 《<管子>序》:“所校讎中《管子》书三百八十九篇。” 唐 韩愈 《送郑十校理序》:“秘书,御府也,天子犹以为外且远,不得朝夕视,始更聚书 集贤殿 ,别置校讎官,曰学士,曰校理。”《宋史·职官志四》:“﹝ 元祐 三年﹞十二月,詔礼部,本省长贰定校讐之课,月终具奏。” 清 吴翊 《洞庭山馆呈司寇东海公》诗之二:“锦堂恩詔许归休,妙选宾僚佐校讐。”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解故上》:“自 隋 以降,书府失其守,校讎之事,职诸世儒。”
(2).比试;比较。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潘烂头》:“或谓 潘 曰:‘汝素以术自衒,今天师至矣,敢与之校讎乎?’” 鲁迅 《书信集·致蒋抑卮》:“事物不相校讎,輒昧善恶。”
度正名句,奉别刘思中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题仙居伟羌山六绝陈襄〔宋代〕
- 次郑侍郎卧闻秋风韵曾几〔宋代〕
- 题画师周东村之郊秋图唐寅〔明代〕
- 暮秋与裴居晦宴因见采菊花之作(一作暮作秋见菊)鲍溶〔唐代〕
- 七律咏贾谊毛 * 〔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