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李孙宸的《洗耳泉(叶化甫栖隐处)》
全文:
我闻唐虞代,乃有巢与由。
逃荣若避垢,洗耳谢九州。
罗山多飞瀑,鸣玉漱清幽。
岩石俨异搆,眷言隐士邱。
坐听尘嚣尽,岂必濯其流。
我来景高风,咫尺不可求。
因思咏沧浪,清浊各自酬。
参考注释
洗耳
(1).表示厌闻污浊之声。《孟子·尽心上》“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汉 赵岐 注:“乐道守志,若 许由 洗耳,可谓忘人之势矣。”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 尧 让天下於 许由 …… 由 於是遁耕於 中岳 潁水 之阳, 箕山 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 尧 又召为九州长, 由 不欲闻之,洗耳於 潁水 滨。”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 李建勋 ﹞尝畜一玉磬,尺餘,以沉香节安柄,叩之,声极清越。客有谈及猥俗之语者,则击玉磬数声於耳。客或问之,对曰:‘聊代洗耳。’” 清 顾炎武 《寄次耕时被荐在燕中》诗:“洗耳 苕水 滨,叩舷歌《採菱》。”
(2).形容专心地、恭敬地倾听。 宋 王迈 《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洗耳候凯音,嘉节迫吹帽。” 元 周权 《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清 李渔 《巧团圆·得妻》:“如今细説一番,待小生洗耳听者。”
九州
(1) 中国的别称
(2) 日本四主岛中最南的岛
李孙宸名句,洗耳泉(叶化甫栖隐处)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 至人天隐,其次地隐,其次名隐。王通《中说·卷四·事君篇》
- 川泽纳污,所以成其深;山岳藏疾,所以就其大。魏征《隋书·列传·卷十一》
-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丘明《左传·襄公·襄公十一年》
-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洪应明《菜根谭·概论》
-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