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题董邦达溪山霁雪图》
全文:
太行之麓森巍峨,阳崖牝壑紏纷罗。
经千年树荫软莎,冱寒不凋绿在科。
青女借得云锦梭,一夜幻出琼瑶葩。
晓来开霁寒剧加,旗亭有酒不可赊。
谁能驴背寻诗哦,回峦复谷何逶迤。
中有逸民三两家,太古岁月忘羲娥。
迷离积素隐峰螺,如有风来飘玉沙。
盈三尺幅千里多,无画家习同擘窠,题诗笔冻烦频呵。
参考注释
尺幅千里
一幅小小的画能容纳千里山河的景象,比喻事物外形虽小,但包含的内容却非常丰富
画家
专精绘画(如图画、图案)的人
中国画家。——蔡元培《图画》
西洋画家。
擘窠
(1).写字、篆刻时,为求字体大小匀整,以横直界线分格,叫“擘窠”。擘,划分;窠,框格。 唐 颜真卿 《乞御书放生池碑额表》:“前书点画稍细,恐不经久。臣今谨据石擘窠,大书一本,随表奉进。”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 汉 印多用五字,不用擘窠。”
(2).指大字。 清 赵翼 《岣嵝碑歌》:“想见摩崖作擘窠,六丁下照火光赤。” 清 曹寅 《尚中索书真州东园予有愧焉作诗留别情见乎辞》:“请我书绰楔,擘窠当门前。”参见“ 擘窠大字 ”。
诗笔
(1).诗和散文。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君王比赐书翰,及写诗笔,殊为佳手。” 王利器 集解:“ 六朝 人以诗、笔对言,笔指无韵之文。”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至午后诗笔俱成,得七千餘字。”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辞笔或诗笔对举, 唐 世犹然,逮及 宋 元 ,此义遂晦。於是散体之笔,并称曰文。”
(2).写诗的笔。 宋 王安石 《赠老宁僧首》诗:“闲中用意归诗笔,静外安身比 太山 。” 金 元好问 《示崔雷诗社诸人》诗:“江山自许供诗笔,糜粥犹能到酒杯。” 清 秋瑾 《题<潇湘馆集>》诗之二:“千寻翠色供诗笔,一派湖山作画图。”
乾隆名句,题董邦达溪山霁雪图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