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元稹的《酬乐天劝醉》
全文:
神曲清浊酒,牡丹深浅花。
少年欲相饮,此乐何可涯。
沉机造神境,不必悟楞伽。
酡颜返童貌,安用成丹砂。
刘伶称酒德,所称良未多。
愿君听此曲,我为尽称嗟。
一杯颜色好,十盏胆气加。
半酣得自恣,酩酊归太和。
共醉真可乐,飞觥撩乱歌。
独醉亦有趣,兀然无与他。
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
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
君今劝我醉,劝醉意如何。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半酣
指已喝了一半程度,还未尽酒兴的样子
酒至半酣,越发想喝
自恣
放纵自己,不受约束。《楚辞·大招》:“自恣 荆 楚 安以定只,逞志究欲心意安只。”《后汉书·梁冀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辽史·萧孝先传》:“在枢府,好恶自恣,权倾人主,朝多侧目。” 清 彭尺木 《陈和叔传》:“发为文,磊落自恣,不可控制。”
酩酊
形容醉得很厉害
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晋书》
太和
见“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间冲和之气。《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义:“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汉书·叙传上》:“沐浴玄德,禀卬太和。”《文选》作“太龢”。 唐 元稹 《竞渡》诗:“数极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积为丰登之庆。”
(2).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唐 刘长卿 《同姜濬题裴式微余干东斋》诗:“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 宋 司马光 《论燕饮状》:“伏望陛下当此之际,悉罢燕饮,安神养气……无益奉养者,皆不宜数御以伤大和。” 宋 陆游 《蓬户》诗:“白头万事都经遍,莫为悲伤损太和。”
(3).谓太平。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华委世。” 李善 注:“太和,谓太平也。”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思与海内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兴。”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昔闻有 明 全盛日,长养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恽敬 《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
(5). 魏 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 明帝 继体承统, 太和 改元,德泽流布也。”
(6).雅乐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元稹名句,酬乐天劝醉名句
猜你喜欢:
-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
-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
- 当言而不言,尔之责也;言而不听,我之咎也。宋濂、王袆《元史·列传·卷六》
- 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