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拔达山八骏马歌》
全文:
大宛骏马斯已奇,拔达山骏奇倍之。
方隅贵山南以西,献馘称臣诚识时。
良骥服皂纳赆随,青骢送喜领群蹄。
捷音早共红旗驰,坚昆底定我马归。
鹘其英鸷色其骐,洱海一战搴厥旗。
获良翻以徕白羲,有騋紫电名雅宜。
扫尘灭迹追无遗,服远在德不在威。
阚虎已老兹其妃,虾蟆一跳丈六齐。
掉尾肃肃白玉题,呈览按队过荷池。
祥霞辉映光配藜,逸足未骋望可知。
籋云底藉鞭箠施,徒观骨格皆英姿。
揣称且命儒臣为,天闲调习付有司。
待予秋狝徐试骑,譬霍集斯居京师。
富贵之更教礼仪,游阊阖兮观玉台。
初非求马兴戎麾,销兵从此含生熙。
参考注释
鞭箠
1.鞭子。亦用作比喻。《国语·吴语》:“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 汉 刘向 《说苑·谈丛》:“騏驥日驰千里,鞭箠不去其背。” 欧榘甲 《新广东》五:“鄙人虽浅陋,愿执鞭箠为马前卒。” 何其芳 《一个平常的故事》:“让我的歌唱变成鞭箠。”
2.鞭打。《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宫人盗者,即时首服,不加鞭箠,不敢隐情。”《太平广记》卷四八*九引 唐 无名氏《冥音录》:“幼时,每教其艺,小有所未至,其母輒加鞭箠,终莫究其玅。”《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明日主人寻究,定遭鞭箠。” 刘师培 《悲佃篇》:“若输税逾期,则鞭箠之惨,无异于公庭。”
3.比喻督促、勉励。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一节:“但使有一姓能箝制我而鞭箠我者,我即从而崇拜之拥护之。”
4.征服,控制。 清 姚鼐 《书<货殖传>后》:“方 秦始皇 统一区夏,鞭箠夷蛮,雄略震乎当世。”
骨格
(1).人或动物的骨头架子。亦指人的体格;身材。《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 玉英 虽经了许多磨折,到底骨格犹存。将息数日,面容顿改。” 沙汀 《卢家秀》:“ 卢家秀 同他相反,矮垛垛的,骨格宽大,白晰红润的宽脸上长着一对大而发亮的眼睛。”
(2).比喻诗文或其他事物的骨架或主体。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穠莫备。” 元 陈宜甫 《旧扇吟寄程雪楼廉使》:“携持骨格轻,发挥力量大。” 胡适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七:“ 章炳麟 的文章,所以能自成一家,也并非因为他模仿 魏 晋 ,只是因为他有学问做底子,有论理做骨格。”
(3).骨气;品格。 唐 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骨格凌秋耸,心源见底空。”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十七:“我想,一个人总要有点骨格,决不应如牛猪一般的驯服。”
(4).气质;仪态。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一折:“此子生的形容端正,骨格清奇,非等闲之人也。” 明 何景明 《相逢行赠孙从一》诗:“只今骨格殊恒调,倾都见者嗟英妙。”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见骨格清整,白鬚飘然。”
英姿
英俊勇武的风姿
英姿飒爽
乾隆名句,拔达山八骏马歌名句
猜你喜欢:
- 万松山行馆杂咏叠前韵·其二·柏乾隆〔清代〕
- 寄庐陵刘国博会孟先辈连文凤〔宋代〕
- 次韵杨枢视圩游隐静陈造〔宋代〕
-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苏轼〔宋代〕
- 宋才夫作诗自言作县之况以冷官为可乐戏用韵李流谦〔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