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薛师石的《寄守上人归闽省亲》
全文:
从小服缁素,三衣竟不长。
心空无物碍,顶重有诗囊。
去与云相似,来期春未央。
家山指萱草,微笑奉高堂。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从小
自年纪小的时候;由孩童时候起
他从小就立下了大志
他从小就爱运动
缁素
(1).黑和白。《孔丛子·公孙龙》:“以丝麻加之女工,为緇素青黄,色名虽殊,其质则一。”
(2).指僧俗。僧徒衣缁,俗众服素,故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颍水》:“水中有立石,高十餘丈,广二十许步,上甚平整。緇素之士,多泛舟升陟,取畅幽情。” 前蜀 贯休 《送郑使君》诗:“ 东阳 緇素如何好,空向生祠祝上臺。” 宋 苏轼 《海月辩公真赞》:“予通守 钱塘 时, 海月大师 惠辩 者,实在此位,神宇澄穆,不见愠喜,而緇素悦服,予固喜从之游。” 清 曹寅 《香阜寺种菩提子应时发芽赋以志喜》诗:“冠盖祝釐全盛日,遶林緇素转经声。”
三衣
梵文Tricīvara的意译。佛教比丘穿的三种衣服。一种叫僧伽棃,即大衣或名众聚时衣,在大众集会或行授戒礼时穿着;一种叫郁多罗僧,即上衣,礼诵、听讲、说戒时穿着;一种叫安陀会,日常作业和安寝时穿用,即内衣。亦泛指僧衣。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唱导·昙光》:“ 宋 明帝 於 湘宫 设会,闻 光 唱导,帝称善,即敕赐三衣瓶鉢。”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沙门法服,惟有三衣……三衣裁製,部执不同,或缘有宽狭,或叶有小大。” 唐 贾岛 《送去华法师》诗:“秋江洗一鉢,寒日晒三衣。” 清 姚鼐 《嘉庆丁巳阻风于繁昌三山矶》诗:“三衣藏服冔,一鉢寄餐薇。”
薛师石名句,寄守上人归闽省亲名句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