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祁顺的《次高克明韵·其一》
全文:
郡城潇洒近岩扃,乐对琴书适性灵。
原宪贫身非谓病,次公狂态本来醒。
朝山拄笏千层碧,夜阁然藜一点青。
疏钝无能裨治理,发硎新刃愧庖丁。
参考注释
原宪贫
原宪 , 孔子 弟子,为古之清高贫寒之士。《庄子·让王》:“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牗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 子贡 乘大马,中紺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 原宪 。 原宪 华冠纵履,杖藜而应门。 子贡 曰:‘嘻!先生何病?’ 原宪 ,应之曰:‘ 宪 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 宪 ,贫也,非病也。’ 子贡 逡巡而有愧色。”后因以“原宪贫”为文士清贫的典故。 唐 王维 《山中示弟等》诗:“莫学 嵇康 懒,且安 原宪 贫。”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诗之十二:“处士 禰衡 俊,诸生 原宪 贫。”亦作“ 原宪病 ”。 明 何景明 《上李石楼方伯》:“未除 原宪 病,空负 乐生 愆。”
非谓
(1).无谓,没有意义,不合道理。 汉 王充 《论衡·谴告》:“夫谓灾异为谴告诛罚,犹为雷杀*人罚阴过也。非谓之言,不然之説也。”《隋书·炀帝纪上》:“岂得保兹宠禄,晦尔所知,优游卒岁,甚非谓也。”
(2).犹言并非说。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是以经始权其多福,虑终取其少祸。非谓侯伯无可乱之符,郡县非致治之具也。” 南朝 梁 沉约 《恩幸传论》:“ 汉 末丧乱, 魏武 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次公
(1). 汉 盖宽饶 字 次公 。为官廉正不阿,刺举无所回避。 平恩侯 许伯 治第新成,权贵均往贺, 宽饶 不行,请而后往,自尊无所屈。 许伯 亲为酌酒, 宽饶 曰:“无多酌我,我乃酒狂。”丞相 魏侯 笑道:“ 次公 醒而狂,何必酒也?”见《汉书·盖宽饶传》。又 汉 黄霸 亦字 次公 。 霸 少学律令,为人明察内敏,得吏民心,所至有政绩。见《汉书·循吏传·黄霸》。后因以“次公”称刚直高节之士或廉明有声的官吏。 宋 苏轼 《赠孙莘老七绝》:“时復中之 徐邈 圣,毋多酌我 次公 狂。” 宋 林逋 《寄上金陵马右丞》诗:“尽道 次公 当入相,江湖那肯久迟徊。”
(2).排行第二者之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头滚》:“后其次公就荡*妇宿,罹杀身之祸,其兆於此耶?”
狂态
(1).狂放的态度;轻狂的姿态。 宋 陆游 《福建到任谢表》:“念臣流落有年,尚未除於狂态。”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为师者问志於羣弟子,三子皆整顿以对,至於 曾点 飘飘然不看那三子在眼,自去鼓起瑟来,何等狂态。” 清 方文 《击缶行留别韩子任》诗:“纤腰宛转似无力,狂态拖沓疑有情。”
(2).疯癫的样子。《红楼梦》第五七回:“﹝ 湘云 ﹞便将他病中狂态形容给他瞧,引的 寳玉 自己伏枕而笑。”
本来
(1) 从一开始
(2) 向来,原来
(3) 原先;先前
(4) 理所当然
祁顺名句,次高克明韵·其一名句
猜你喜欢:
- 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弟子《论语·先进篇》
-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 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墨子《墨子·05章 七患》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高或入于虚,华或入于浮,而虚浮之士,究难指为高华。王永彬《围炉夜话·第一一O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