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题方琮山水二幅·其二·枫溪鸣瀑》
全文:
草亭厜㕒对飞瀑,枫叶因风落涧翻。
却为贴波红几点,恐防人认武陵源。
参考注释
防人
守卫之士卒。《新唐书·食货志四》:“镇仓曹、关令丞,戍主副各一人,皆取於防人卫士,十五日而代。”
武陵源
(1). 晋 陶潜 《桃花源记》载: 晋 太元 中, 武陵 渔人误入 桃花源 ,见其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男女老少怡然自乐。村人自称先世避 秦 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遂与外界隔绝。后渔人复寻其处,“迷不復得”。后以“武陵源”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 唐 宋之问 《宿清远峡山寺》诗:“寥寥隔尘事,何异 武陵源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功成拂衣去,归入 武陵源 。” 宋 王安石 《即事》诗之七:“归来向人説,疑是 武陵源 。”亦作“ 武陵滩 ”、“ 武陵川 ”。 唐 汪遵 《东海》诗:“同作危时避 秦 客,此行何似 武陵滩 。” 唐 皇甫冉 《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诗:“寒侵 赤城 顶,日照 武陵川 ;若览名山誌,仍闻《招隐》篇。” 明 唐顺之 《广德道中》诗:“倘遇 秦 人应不识,只疑误入 武陵川 。”
(2).亦作“ 武陵溪 ”。 东汉 刘晨 、 阮肇 入 天台山 迷不得返,饥食桃果,寻水得大溪,溪边遇仙女,并获款留。及出,已历七世,复往,不知何所。后成文人经常援引的典故。见《太平御览》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唐 王之涣 《惆怅词》之十:“ 晨 肇 重来路已迷,碧桃花谢 武陵溪 。”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三折:“多管为残花几片,悮 刘晨 迷入 武陵源 。”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一折:“有缘千里能相会, 刘晨 曾入 武陵溪 。”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寻梦》:“为甚呵, 玉真 重遡 武陵源 ?也则为水点花飞在眼前。”
乾隆名句,题方琮山水二幅·其二·枫溪鸣瀑名句
猜你喜欢:
-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李毓秀《弟子规·出则弟》
-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 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佚名《尚书·周书·牧誓》
- 行出于己,名生于人。佚名《逸周书·卷六·谥法解》
- 长驱入,歌台舞榭,风卷落花愁
- 金刚随机无尽颂大乘正宗分第三释印肃〔宋代〕
- 晓步陈必复〔宋代〕
- 西江月(西江月梦中作,觉后浑能省记,独欠第五句,因足成之。晓起大雪)魏了翁〔宋代〕
-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赵蕃〔宋代〕
- 偈六十三首释道宁〔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