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陈傅良的《还徐叔子犀带》
全文:
徐子赠我旧宝犀,宣和国工所事治。
玄玉十截黄四垂,厚且半寸径尺围。
方廉整不刻毫厘,金饰诸末柔丹韦。
寘之止斋光陆离,天吴海若不敢窥。
奈何骨相堪蓑衣,自得此带逢百罹。
我服黑角二纪余,岁月几半蒙蛛丝。
识与不识皆嘘欷,恨不披拂来隆墀。
湖湘老把乘边麾,次第三节登王畿。
修门再入留郎闱,上皇一见玉色怡。
阔步蓬山上坳螭,向者所恨今交讥。
惧沥肝胆得请归,自意永与渔樵嬉。
急诏适际潜龙飞,误恩狎至湛露斯。
古来逾分天不宜,百炊未满万事非。
还观椟中一解颐,吾腰安用尔带为。
徐子盛年修干支,才华不数纷纷儿。
请以带去藏待时,拖金县玉未可知。
招招车骑来何迟,苦勿留此令我悲。
君不见在昔十围终失之,终朝三褫事尤危。
况我昏睡谁护持,亦恐夜半神运蛟龙移。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宝犀
犀角。 宋 梅尧臣 《和答永叔洗儿歌》:“自磨丹砂调白蜜,辟恶辟邪无宝犀。” 宋 陆游 《急雨》诗:“急雨清风发土香,灵臺如受宝犀凉。”
宣和
(1).疏通调和。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余少好音声,长而翫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猒,而此不勌,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於音声也。” 唐 白居易 《为人上宰相书》:“如此,则相公得不匡辅其政,缉熙其令,宣和其风乎?然则,匡辅、缉熙、宣和之道,某虽不敏,尝闻於师焉。”
(2).借称 宋 徽宗 赵佶 。 宣和 为其年号。 金 元好问 《俳体雪香亭杂咏》之五:“御屏零落 宣和 笔,留得 华清 《按乐图》。” 明 吴宽 《大房金源诸陵》诗之一:“却是 宣和 解亡国,穹庐黄屋恐非心。” 清 赵翼 《读史》诗之十九:“ 伯时 擅丹青,神到秋毫颠; 宣和 爱遗笔,幅值数百千。”
国工
一国中技艺特别高超的人。《周礼·考工记·轮人》:“故可规、可万、可水、可县、可量、可权也,谓之国工。” 郑玄 注:“国之名工。” 孙诒让 正义:“谓六法皆协,则工之巧足擅一国者也。”《周礼·考工记·轮人》:“良盖弗冒弗紘,殷亩而驰,不队;谓之国工。”此指长于造车的技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深论方,见言百世为之精也。 师光 喜曰:‘公必为国工。’”此指名医。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韦应物 为 苏州 刺史,有属官因 建中 乱,得国工 康崑崙 琵琶。” 宋 姜夔 《凄凉犯》词序:“予归行都,以此曲示国工 田正德 ,使以哑觱栗吹之,其韵极美。”此指名乐工。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古今之戏,流传最久远者,莫如围棋……乙巳丙午,余官 白门 ,四方国工,一时云集。”此指精于棋艺的国手。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画竹记》:“诡辞以(画竹)岁久剥落,将入 吴中 求国工装之以献。”此指著名裱字画工。
所事
(1).亦作“ 所是 ”。凡事,事事。 元 曲习见。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他诸餘可爱,所事儿相投。”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四折:“他买下了众街坊,所事儿依随,官吏每更不问一个谁是谁非,谁信谁欺。”《雍熙乐府·斗鹌鹑·香闺理发》:“花月貌人间第一,所是儿风流旖旎。”《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那女儿所事熟滑。”《二刻拍案惊奇》卷三:“那翰林生得仪容俊雅,性格风流,所事在行,诸般得趣,真乃是天上謫仙,人中玉树。”
(2).指某一件事,这件事。《水浒传》第六*四回:“﹝ 关胜 ﹞道:‘我们被擒在此,所事若何?’”《水浒传》第七三回:“太公接见,问道:‘好汉,所事如何?’” 清 秋瑾 《丑奴儿》词:“沉沉所事挂胸怀,划遍炉灰,倚遍廊迴:盼煞音书雁不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黄花冈之役·广州三月二十九革命之前因后果》附《温生才击孚琦》:“纪*元前之二年,海内外党员纷集 香港 、 广州 ,分头努力所事。”
陈傅良名句,还徐叔子犀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