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宋祁的《送惟正归钱塘》
全文:
客艑高樯冒楚霏,月岩丛桂老春枝。
一杯来应伊蒲供,八法归刊斗薮碑。
鰌岸风生凉汐满,蜃天霞破暝楼危。
学该内外皆圆法,却要声闻是总持。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内外
在数量或时间上接近精确地;大约;近似
五十年内外
声闻
(1).亦作“ 声问 ”。音信。《国语·越语上》:“寡君 句践 乏无所使,使其下臣 种 ,不敢彻声闻於天王。”《吕氏春秋·赞能》:“ 孙叔敖 、 沉尹茎 相与友, 叔敖 游於 郢 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汉书·苏武传》:“前发 匈奴 时, 胡 妇适产一子 通国 ,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北史·儒林传下·刘炫》:“ 炫 与妻子,相去百里,声闻断絶。”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谬误》:“ 丁晋公 之逐,士大夫远嫌,莫敢与之通声问。”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唐 北庭 节度使 李元忠 、 安西 四镇留后 郭昕 率将士守境,与朝廷声问中断。”
(2).亦作“ 声问 ”。名声。《荀子·大略》:“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韩非子·内储说上》:“子闻寡人之声闻,亦何如焉?”《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南阳 宋仲子 於 荆州 与 蜀郡 太守 王商 书”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益州耆旧传》:“ 商 字 文表 , 广汉 人,以才学称,声问著於州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论师﹞少好学,有才辩,声闻遐被,法俗归心。” 宋 沉辽 《真觉开堂》:“自诸祖述作已达者,皆著声问。” 清 曹寅 《题云辨上人小照》诗:“行识自来矜色相,声闻何惜证飞仙。”参见“ 声闻过情 ”。
梵文意译。佛家称闻佛之言教,证四谛之理的得道者。常指罗汉。《大乘义章》卷十七:“观察四諦而得道者,悉名声闻。”《大乘义章》卷十七:“从佛声闻而得道者,悉名声闻。”《敦煌变文集·维摩经押座文》:“五百声闻皆被訶,住相法空分取证。”
总持
(1).佛教语。梵语陀罗尼的意译。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具备众德。亦指咒语。《维摩经·佛国品》:“心常安住,无碍解脱,念定总持,辩才不断。”《景德传灯录·阿难尊者》:“多闻博达,知慧无碍,世尊以为总持第一,尝所讚叹。” 宋 苏轼 《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 江 东三语掾。”
(2).总地掌握。 宋 曾巩 《中书令制》:“朕参於古义,质以今宜,以右省典正於钧衡,以中臺总持於纲纪。”
宋祁名句,送惟正归钱塘名句
猜你喜欢:
-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 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陆羽《茶经·五之煮》
-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佚名〔宋代〕
- 点绛唇仇远〔宋代〕
- 次韵正纪见寄郭印〔宋代〕
- 赋得西极马送许灵长北上(灵长关西人)佘翔〔明代〕
- 泊吴兴西观音院秦观〔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