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曾国藩的《贺新郎 题钱楞仙同年玉堂归娶图二首》
全文:
寂寞深闺里。
忆东风,泥金乍报,若何欢喜?撤帐筵围停烛夜,细问当时原委。
更密询烧香诗婢。
西舍东邻多士女,但骈头附耳夸双美。
不能答,笑而已。
郎君持赠无多子。
献妆台,官衣一袭,鸾书一纸。
又剩有红线饼餤,合卺同尝甘旨。
珍重说天恩如此。
明年携得神仙眷,料趋朝不过花砖矣。
同梦者,促君起。
参考注释
剩有
剩有;犹有。 宋 卢祖皋 《渔家傲》词:“不用五湖寻小艇,吾庐賸有閒风景。” 清 万寿祺 《程大来说郡中祈年大张灯火凄然有感》诗:“賸有铜驼泪,空传《白马篇》;甲申前此夕,冠佩正朝天。” 蒋智由 《鸣蝉满树读<离骚>》诗:“賸有中原歌哭意,鸣蝉满树读《离骚》。”
红线
亦作“ 红线 ”。1.红色丝线。 唐 白居易 《红绣毯》诗:“染为红线红於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2).传说中的 唐 代女侠名。原系 潞州 节度使 薛嵩 的青衣,后掌笺表,号内记室。时 魏博 节度使 田承嗣 将并 潞州 。 嵩 日夜忧闷,计无所出。 红线 乃夜到 魏郡 ,入 田 寝所,盗床头金盒归,以示儆戒。 嵩 复遗书 承嗣 ,以金盒还之。 承嗣 遣使谢罪,愿结姻亲。 红线 也辞去,不知所终。见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 明 陆采 《明珠记·写诏》:“ 红线 至 魏博 而偷盒,止却反谋。” 清 赵翼 《美人风筝》诗之六:“挽住尚烦 红线 手,倦飞或坠 緑珠 楼。”
(3).俗谓男女婚姻多系前定,仿佛有红线暗中牵系。因以称缔结婚姻或媒约。《三侠五义》第四回:“据老夫看来,并非妖邪作祟,竟为贤契作红綫来了。”川剧《柳荫记》第五场:“才貌两双全,命我牵红线,员外定喜欢!”
(4).借指聘礼。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休傒倖,不要你半丝儿红綫,成就了一世儿前程。”
(5).喻指贯穿始终的正确思想。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特别是戡天的思想,即是控制自然界使为人类服务的那种主张,这是《荀子·天论篇》的特色,也是在《侈靡篇》中贯穿着的一道红线。” 秦牧 《长街灯语·一九七九年的晨钟》:“‘实事求是’四个字出现了很多次,实际上,它也的确像一根红线一样,贯串于整份公报之中。”
见“ 红綫 ”。
饼餤
饼类食品。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讥谑》:“ 防风氏 身广九亩,长三丈; 姬室 亩广六尺,九亩乃五丈四尺,如此, 防风 之身,乃一饼餤耳。此亦文章之病也。”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 唐 薛能 诗云:‘莫欺闕落残牙齿,曾喫红綾饼餤来。’记新进士时事也。” 元 欧阳玄 《武三思双陆》诗:“饼餤未来卿乐耳,郎君好好点筹看。”
合卺
旧时结婚男女同杯饮酒之礼,后泛指结婚
甘旨
美味的食品
鼻欲嗅芬香,口欲嗜甘旨。——《韩诗外传》
曾国藩名句,贺新郎 题钱楞仙同年玉堂归娶图二首名句
猜你喜欢:
-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 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王永彬《围炉夜话·第二则》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 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洪应明《菜根谭·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