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释如净的《偈颂三十八首》
全文:
四月十五日结夏,老鼠入饭瓮。
七月十五日解夏,乌龟上竹竿。
诸方恁麽,净慈不然。
翻身透出竿头路,开眼掀翻瓮里天。
咄,两段不同休寐语,机先鹞子隔驴年。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七月
《诗·豳风》中的一首。反映 西周 农奴终年辛劳而不得温饱的苦况。全诗八章八十八句,为《国风》中第一长篇。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无衣无褐,必盈《七月》之叹。” 宋 梅尧臣 《依韵吴冲卿秋虫》:“今者《秋虫》篇,不异《七月》章。”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诗序》:“盖,《诗》有咏古而意在伤时者,《七月》、《信南山》、《采菽》之类是也。”
五日
(1).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灵运须》:“ 中宗 时, 安乐公主 五日斗百草。” 宋 姜夔 《诉衷情·端午宿合路》词:“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
(2).谓任职不会长久。即将去职。 宋 王禹偁 《公退言怀》诗:“两衙决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詔问谁?”参见“ 五日京兆 ”。
解夏
佛教语。谓僧尼一夏九旬安居期满而散去。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夏乃众僧长养之节,在外行则恐伤草木虫类,故九十日安居。至七月十五日,应禪寺掛搭,僧尼尽皆散去,谓之解夏。” 唐 韩鄂 《岁华纪丽·中元》:“众僧解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四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禪刹搭掛,谓之‘结夏’,又谓之‘结制’,盖方长养之辰,出外恐伤草木虫蚁,故九十日安居。《释苑宗规》云:‘ 祝融 在候, 炎帝 司方当法王禁足之辰。’是释子护生之日,至七月十五日,始尽散去,谓之‘解夏’,又谓之‘解制’。”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僧尼结夏》:“至七月十五日,应禪寺掛褡,僧尼皆散去,谓之解夏、解制。”
乌龟
(1).爬行动物。体扁有硬甲,头尾四肢能缩入壳内,生活在河流、湖泊里,龟甲能入药。亦叫金龟,俗称王八。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乌龟怯姦怕寒,缩颈以壳自遮。”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二折:“如今只学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今人以妻之外淫者,目其夫为乌龟,盖龟不能交而纵牝者与蛇交也。”《红楼梦》第二八回:“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 胡适 《<镜花缘>的引论(四)》:“妇人和别的男子有爱情,自己的丈夫若宽恕了他们,社会上便要给他‘乌龟’的称号。”
(2).讥称妻有外遇的人。
(3).旧时称开设妓*院或在妓*院执役的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谁知这人,却是 扬州 一个大光棍,当机兵,养娼妓,接子弟的,是个烟花的领袖,乌龟的班头。”《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两个秀才一眼看见 王义安 ,那穿茧绸的道:‘这不是我们这裡 丰家巷 婊*子家掌柜的乌龟 王义安 ?’”
竹竿
(1).砍下来的削去枝叶的竹子。《诗·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 淇 。”《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 慈 ﹞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於盘中,须臾引一鱸鱼出。” 唐 孟浩然 《岘潭作》诗:“试垂竹竿钓,果得查头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那几个人却是对着我走来,一个提着半明不灭的灯笼,那两个每人摃着一根七八尺长的竹竿子。” 沉从文 《边城》一:“渡船头竖了一根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
(2).竹子的主干。 唐 元稹 《种竹》诗:“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 清 金人瑞 《对雪》诗:“压倒竹竿终劲直,怜斯鸟雀尽徬徨。”
(3).指竹子。 元 耶律楚材 《西域和王君玉诗》之六:“奔走红尘积有年,深思雪涧竹竿千。” 章炳麟 《董逃歌》:“ 秦 帝不蹈海,归蒔千竹竿。”
释如净名句,偈颂三十八首名句
猜你喜欢:
-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王充《论衡·卷三十·自纪篇》
-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