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浙江巡抚常安奏杭州诸府桑间自生蚕茧可取以织绸名曰天蚕盖以为瑞也朕谓此范成大诗所谓野蚕可缫而常安未之知者然不假人力用佐女红则信乎授衣之助因纪以诗》
全文:
吴中蚕事由来备,九月授衣常廑意。
照田然炬想遗俗,石湖乐府风人义。
野茧可缫换短襦,锦绣纂组犹馀事。
欣闻天蚕缀野桑,以供织纴坚且致。
马头祭罢有后佑,物产菁华佐衣被。
可云人不假其力,将无地尚遗其利。
农桑之计牧臣责,底须艳诩明时瑞。
参考注释
不假
(1).不借用。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 仲尼 不假盖於 子夏 ,护其短也。” 隋 王通 《中说·王道》:“子之家六经毕备,朝服祭器不假。” 阮逸 注:“不假借。”
(2).不需要;不凭藉。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十八:“是以王鮪登俎,不假吞波之鱼;兰膏停室,不思衔烛之龙。” 宋 司马光 《伏蒙留守相公赐示陪太师》诗:“相国火城光满路,夜归不假玉蟾圆。”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崖盐》:“其巖穴自生盐,色如红土。恣人刮取,不假煎炼。” 鲁迅 《华盖集·补白一》:“但不以实力为根本的民气,结果也只能以固有而不假外求的天灵盖自豪,也就是以自暴自弃当作得胜。”
(3).确实;真的。
无地
(1).没有地方;没有土地。《战国策·赵策三》:“来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贵而挑 秦 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淮南子·泰族训》:“春雨之灌万物也,浑然而流,沛然而施,无地而不澍,无物而不生。”
(2).没有大地。 汉 扬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无天何生?无地何形?”
(3).犹言看不见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范围广袤。《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儵忽而无见兮,听惝怳而无闻。”《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飞阁逶迤,下临无地。” 张铣 注:“言阁高下临,见地若无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临着苦海,真是上彻重霄,下临无地。”
(4).犹言至极;不尽。形容无限喜爱、惶恐、惊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若乃统体必善,缀赏无地;虽 楚 赵 羣才, 汉 魏 众作,曾何足云!” 唐 刘禹锡 《谢分司东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书,授臣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者,宠命自天,战越无地。”《三国志平话》卷上:“ 曹操 读罢书,欢喜无地。”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感激至于无地。”
乾隆名句,浙江巡抚常安奏杭州诸府桑间自生蚕茧可取以织绸名曰天蚕盖以为瑞也朕谓此范成大诗所谓野蚕可缫而常安未之知者然不假人力用佐女红则信乎授衣之助因纪以诗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