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赐蒙古王公等宴》
全文:
青海何曾阻玉关,清秋来觐忘途艰。
可无三接酬诚素,况复万几当务閒。
未习朝仪瞻北阙,许随典属祝南山。
嘉宾旨酒同和乐,仁祖怀柔想像间。
参考注释
三接
谓三度接见。语本《易·晋》:“晋, 康侯 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孔颖达 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后多以“三接”为恩宠优奖之典。 宋 范仲淹 《贤不家食赋》:“敦三接而何善不臻,达四聪而无远勿访。” 金 朱之才 《卧病有感二十韵》:“ 荀爽 岁九迁, 康侯 日三接。” 明 杨慎 《八月二日经筵纪事》诗:“晋昼延三接, 尧 旻达四聪。”一说,接读为捷,“三接”即三捷。 高亨 注:“接读为捷,战胜曰捷。此乃 周 初故事, 康侯 出征异国,俘马甚多,以献於王。其战也,一日三胜。”
谓数度交战。三,言其数之频繁。 晋 左思 《魏都赋》:“推锋积纪,鋩气弥鋭,三接三捷,既昼亦月。” 唐 符载 《保安镇图记》:“红旗拉风,长戟如倚,晨暮三接,朱殷谿瀆。”
诚素
亦作“ 诚愫 ”。情愫;真情实意。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太平广记》卷五三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杨真伯》:“ 真伯 因起,乃视其所留诗曰:‘君子竟执逆,无由达诚素。明月海上山,秋风独归去。’” 宋 曾巩 《乞登对状》:“况亲承圣问,实臣吐尽诚素之时,其不敢自默,此臣爱君事国之义也。” 明 陈子龙 《送默公师应试燕都》诗:“朗然冰雪心,十年奉诚愫。”
况复
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万几
(1).《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孔 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后以“万几”指帝王日常处理的纷繁的政务。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帝王﹞思劳于万几,神驰于宇宙。” 唐 刘禹锡 《唐故朝散大夫崔公神道碑》:“ 建中 初, 德宗 始亲万几。”《明史·韩文传》:“是时青宫旧奄 刘瑾 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觝,不亲万几。”
(2).泛指执政者处理的各种政务。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四章:“万几百政,法律章程,皆由大地大众公议。”
当务
(1).当前应办的事。《管子·正世》:“法禁不立,则姦邪繁,故事莫急於当务,治莫贵於得齐。”《韩诗外传》卷一:“矫褐趋时,当务为急。” 明 唐顺之 《廷试策》:“若夫除盗贼,御夷狄,固为安民之所当务,臣以为其要亦在於得人而已。”
(2).指应当办理。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劝学》:“一日之内,必有当务之业。”
(3).犹治事。《南史·刘师知传》:“﹝ 师知 ﹞好学,有当务才。”
适合时务。《吕氏春秋·当务》:“辨而不当论,信而不当理,勇而不当义,法而不当务……大乱天下者,必此四者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其动中伦,其言当务,如是者谓之智。” 三国 魏 阮籍 《通<易>论》:“ 黄帝 、 尧 、 舜 ,应时当务,各有攸取。”
乾隆名句,赐蒙古王公等宴名句
猜你喜欢:
-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
- 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
-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 当知器满则倾,须知物极必反。程登吉《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 伤身事莫做,伤心话莫说。佚名《增广贤文·下集》
- 读月石屏诗梅尧臣〔宋代〕
- 偈颂八十七首释慧开〔宋代〕
- 登四面云山亭子·其三乾隆〔清代〕
- 和别制垣金陵劝驾韵李曾伯〔宋代〕
- 赵表之送梅并诗次韵四首张嵲〔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