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吴三乐的《嵩山高》
全文:
望嵩岳兮乃在伊,洛之浦箕颍之隈。
巃嵷万仞何奇哉,盘礡中原横九垓。
阴阳昏晓多变态,吐吞日月相萦回。
翠屏孤耸排丹嶂,二室东西宛相向。
诸峰却立如欲摧,削出芙蓉千万状。
紫峰高处从中起,瑶台绀宇白云里。
古松偃蹇不知年,溪流惟见石齿齿。
有峰六十信插天,森森剑戟白蜿蜒。
玉女青童递隐见,紫微黄盖生云烟。
上有三花之古树,下有百丈之飞泉。
晴空片片洒寒雪,飞萝悬泻如珠连。
我欲乘风到绝巅,恨无羽翰愁攀缘。
策杖徘徊日将午,倏忽阴雷散轻雨。
长风为我捲浮云,飞来倒挂岩前树。
振衣宛转陟层巅,四顾茫茫小寰宇。
神僧面壁人不知,仙子吹笙鹤自舞。
即欲举手探月窟,广寒彷佛见银阙。
醉把金壶餐绮霞,坐看玉镜邀明月。
入石室,卧云门,划然长啸如雷奔。
山鬼倚岩笑,山鸟绕树喧。
灵怪恍惚不可测,更从何处问真源。
君不见周家申甫原非偶,诗云岳降理或有。
又不见卢鸿岩下草生春,卜居偏傍洗耳人。
吁嗟乎。
灵山自是毓精英,古来高士留其名。
秀色揽结真堪挹,而我岂终轩冕者。
红尘白马竟何为,不如栖息此山下。
出山日落迷*烟雾,回首恐失桃源路。
他年倘得伴松筠,买山还许留诗赋。
参考注释
灵怪
神奇
技亦灵怪矣。——明· 魏学洢《核舟记》
恍惚
(1) 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精神恍惚
(2) 证名。指神思不定、慌乱无主。由于七情内伤、外邪内干、发汗过多而损伤心气,以致精神不定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真源
谓本源,本性。 南朝 梁 刘潜 《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廻舆下重阁,降道访真源。”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序》:“缅寻太古之初,真源一味,自然朴略,不同浮华,虽垂不载。”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四:“真源未纯熟,习气餘陋劣。譬如已放鹰,中夜时掣紲。” 明 李贽 《答邓石阳书》:“於伦物上加明察,则可以达本而识真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救世歌》:“故往古之时,人性尤明,真源未失,皆知敬拜天父上主皇上帝。”
吴三乐名句,嵩山高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