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沈辽的《初创二山》
全文:
左山丛古木,萦带多美竹。
右山少平地,硱磳断苍玉。
于此岂无竹,萧疏倚岩谷。
上参九顶道,俯浸青溪澳。
于彼岂无石,嵌崖大如屋。
景业读书处,基构有遗躅。
始吾购二山,何为不相属。
中间古兰若,台观当山腹。
岩洞九十七,龙蛇所潜伏。
昔人作轩榭,高深寄林麓。
我乃巢西崦,手自亲锄斸。
青溪漫无际,岛屿相重复。
雨馀山更佳,春流涨平峪。
下瞰池阳市,修烟弄芬馥。
大江天上来,淮山点眉绿。
老夫岂无意,落日傲鸿鹄。
东岭亦诛茆,小庵粗容足。
六峰引南睇,九华势相续。
白云与谁期,千载媚平陆。
清旷无俗韵,修明资远目。
去秋已种麦,今春复栽粟。
野老岂余欺,东坡幸膏沐。
二山谁与适,最与枯藤熟。
相见讵无人,顾我真麋鹿。
百年一瞬事,何暇知委曲。
得此化馀年,不问君平卜。
参考注释
旷无
犹绝无。《新唐书·郑从谠传》:“以 彦球 本善意,且才可任,释不问,而付以兵,旷无餘猜,故得其死力。”
俗韵
(1).不高雅的乐声。 唐 白居易 《邓鲂张彻落第》诗:“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
(2).指不工稳的押韵。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郭绍虞 校释:“《诗说杂记》卷九:‘何谓俗韵?过於奇险,困而贪多,过於率易,虽二韵亦俗者是也。’案, 沧浪 以‘俗韵’列‘俗字’之后,当指‘押韵’之‘韵’。”
(3).鄙俗的情味。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诗有灵襟,斯无俗趣;有慧口,斯无俗韵矣。”
修明
昌明;阐明
礼义修明。——《韩诗外传》
学业修明。——《三国志·高堂隆传》
玩习古文,修明经典。——《三国志·高贵乡公髦传》
远目
(1).远望。 唐 羊士谔 《书楼怀古》诗:“远目穷 巴 汉 ,闲情閲古今。” 宋 张先 《忆秦娥》词:“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 明 李东阳 《放船》诗:“清暉散宿靄,远目增春明。”
(2).远大的眼光。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哀亡友辞》:“炳旧史之远目兮,飫六经之正味。”
沈辽名句,初创二山名句
猜你喜欢:
-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老子·德经·第六十六章》
- 臣下之劝劳灼见,生民之疾苦周知。宋濂、王袆《元史·列传·卷一》
- 治乱之药石,刑罚为重;兴平之梁肉,德教为先。程登吉《幼学琼林·卷四·讼狱》
-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湖心亭看雪》
- 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晁补之《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
- 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三敦煌曲子〔唐代〕
- 赋得春风扇微和邵偃〔唐代〕
- 太上皇帝合端午帖子词汪应辰〔宋代〕
- 不见梅花六言陈与义〔宋代〕
- 酹江月 赋济南风景,和东坡韵张之翰〔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