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李之世的《次和韩孟郁拈得也字二十八韵解嘲示苏汝载》
全文:
一邱一壑过之,适来适去顺也。
何须饰蚓招龙,大都指鹿为马。
三生辗转尘劳,四大形骸浸假。
荣华霎似风灯,弃置瞥同掌瓦。
长平朽骨已灰,秦宫燬搆如赭。
世间万劫消沈,自在一切割舍。
谁非逐响吠声,我贵知希和寡。
雌黄颠倒未真,幻影虚空漫把。
狡兔三窟巧逃,冥鸿一网尽打。
我生之初胡为,人寿几何姑且。
游心邃古玄夷,睁目大空𧮳閜。
有酒但呼公荣,无弦安辨贺若。
那堪傀儡灌浇,政赖丝竹陶写。
青黄自断沟中,煨烬谁收爨下。
斩钉凿铁扫除,沓水拖坭沾惹。
寻仙莫问桃源,耦耕且傍榆社。
閒来扪腹笥经,漫尔当炉涤斝。
碧盏时倾蔗浆,清斋日啖菔鲊。
曲肱木榻蘧蘧,露顶松风洒洒。
寄霾天地忧愁,灭裂古今风雅。
高谈解跨连环,雄辩疑驱炙輠。
浮生石火电光,大道秕糠土苴。
豕孚蹢躅负涂,龙战玄黄在野。
乾坤瞬息沧桑,吴越兴亡墓槚。
有时端坐书空,镇日闭关结夏。
杀*人岂是曾参,非罪谁明公冶。
从他熟视耽耽,我自笑言哑哑。
素位何怨天乎,卜居聊问日者。
参考注释
青黄
(1).青色和黄色。《楚辞·九章·橘颂》:“緑叶素荣,纷其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摶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王逸 注:“言橘叶青,其实黄,杂糅俱盛,烂然而明。” 宋 范成大 《晚步东郊》诗:“水墨依林寺,青黄负郭田。”
(2).又指黄中带青。形容不健康的脸色。 张天翼 《仇恨》:“每张青黄的脸上没了先前的兴奋。”
(3).泛指色彩。 汉 王充 《论衡·别通》:“人目不见青黄曰盲,耳不闻宫商曰聋,鼻不知香臭曰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凡摛表五色,贵在时见,若青黄屡出,则繁而不珍。” 宋 苏舜钦 《上执政启》:“匠者得沟中之断木,饰以青黄。”
(4).谓用彩色加以修饰。语出《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凡物之生,不愿为材。牺尊青黄,乃木之灾。” 宋 苏轼 《谢中书舍人启》:“沟中不愿於青黄,爨下无心於宫徵。”
(5).指四时之乐。《汉书·礼乐志》:“灵安留,吟青黄。” 颜师古 注:“青黄,谓四时之乐也。”
(6).犹言是非、黑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偏是咱学校朝堂,混贤奸不问青黄。”
煨烬
(1).灰烬,燃烧后的残余物。 晋 左思 《魏都赋》:“翼翼京室,耽耽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 宋 王安石 《外厨遗火》诗之一:“图书得免同煨烬,却赖厨人清不眠。” 孙中山 《二次护法宣言》:“﹝ 陈炯明 ﹞嗾使第二师於昏夜发难,枪击不已,继以发砲,继以纵火,务使政府成为煨烬,而致 文 於死地。”
(2).经焚烧而化为灰烬。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二游诗》:“ 洛阳 且煨烬,载籍宜为烟。”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郁老侵地》:“吾既伏前愆,约使宅人反之,然二居皆已煨烬。” 清 方苞 《题天姥寺壁》:“雷破而中分之,木身煨烬者十之七。”
(3).指烧尽。 唐 裴铏 《传奇·陶尹二君》:“﹝ 始皇 ﹞煨烬典坟,坑杀儒士。”
(4).指火灾。《法苑珠林》卷二一:“国城寺塔,终非久固;古来帝宫,终逢煨烬。” 清 龚自珍 《述怀呈姚侍讲》诗序:“先母忧半年,吾家火。至丙戌,復之京师,距煨烬已五年,书颇少。”
爨下
(1).灶下。 元 马祖常 《移海》诗之二:“始逃爨下厄,復脱燎原焚。”
(2).指厨房。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小人即除马通,妇括爨下,甘心矣。”
李之世名句,次和韩孟郁拈得也字二十八韵解嘲示苏汝载名句
猜你喜欢:
-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周兴嗣《千字文·全文》
- 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韩非及后人《韩非子·安危》
- 后九首刘克庄〔宋代〕
- 题时觉寺在在堂十二首舒坦〔宋代〕
- 答致仕吴朝请潜登黄鹤楼见招贺铸〔宋代〕
- 酬集贤刘郎中对月见寄兼怀元浙东白居易〔唐代〕
- 送林潮州周南〔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