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张九成的《拟古》
全文:
平居自相乐,忽焉成别离。
君居天之南,我堕海之涯。
四海岂不大,非君谁我知。
狡兔营三窟,鹪鹩安一枝。
勿云千里远,相见无迟缓。
精诚傥可通,指日日犹反。
毋为浪相思,我老尚能饭。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平居
平日,平素
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自相
相互。《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承差自相商议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
(1).亲自察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 珠崖 除州县嫁聚,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
(2).佛教语。指事物各自外现的形象特征。与“共相”相对。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物﹞无毕同,故有自相;无毕异,故有共相。”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浮屠之言曰:从一青计之,以是青为自相,以凡青为共相,青同也。以凡青为自相,以赤、白、黄、紫为共相,显色同也。以显色为自相,以声、香、味、触为共相,色聚同也。”参见“ 共相 ”。
忽焉
快速貌。《左传·庄公十一年》:“ 禹 汤 罪己,其兴也悖焉; 桀 紂 罪人,其亡也忽焉。”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宋 梅尧臣 《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诗:“ 仲氏 又发霍,洞下忽焉甚。” 清 陈维崧 《绕佛阁·初冬同友人小憩中隐禅院用<片玉词>韵》词:“更沾茗粥,尘巾忽焉岸。”
别离
(1) 离别;分离
别离家乡,踏上征途
心知长别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轻别离。——唐·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 》
张九成名句,拟古名句
猜你喜欢:
- 虞美人(月下听琴,西湖作)吕胜己〔宋代〕
- 清平乐佚名〔宋代〕
- 怀仙诗寄唐美卿于三山李云龙〔明代〕
- 一寸金(小石江路)周邦彦〔宋代〕
- 张次律见招欲同一诗人饮既见乃新定远令刘旦赵蕃〔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