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晁端礼的《浣溪沙》
全文:
阆苑瑶台指旧居。
当年一念别仙都。
庆门曾梦得明珠。
赋畀已教尘累浅,修持更与俗缘疏。
慧心从此悟真如。
参考注释
赋畀
给予。特指天赋的权利。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岂上天生人,而独厚其赋畀之理。” 严复 《论世变之亟》:“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
尘累
(1).佛教语。指烦恼、恶业的种种束缚。《楞严经》卷一:“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唐 王绩 《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诗:“赖有北山僧,教我以真如,使我视听遣,自觉尘累祛。” 清 洪楝园 《<后南柯>序》:“《南柯记》以解脱尘累为指归,觉后便能成佛。”
(2).世俗事务的牵累。《梁书·处士传·阮孝绪》:“愿迹 松子 於瀛海,追 许由 於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累。” 清 唐孙华 《庚寅元日斋中读书》诗:“閒门早谢客,暂免尘累牵。”
持更
值更守夜。《晋书·刘弘传》:“ 弘 尝夜起,闻城上持更者叹声甚苦,遂呼省之。”《新唐书·百官志四上》:“捉铺持更者,晨夜有行人必问,不应则弹弓而嚮之,復不应则旁射,又不应则射之。昼以排门人远望,暮夜以持更人远听。”《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贼夜使妇人持更。” 胡三省 注:“夜有五更,使人各直一更,击鼓以警众,谓之持更。”
俗缘
佛教以因缘解释人事,因称尘世之事为俗缘。 唐 许浑 《记梦》诗:“尘心未尽俗缘在,十里下山空月明。” 宋 司马光 《寄清逸魏处士》诗:“徒嗟俗缘重,端使素心违。”《红楼梦》第一二○回:“ 宝玉 未及回言,只见船头上来了两人,一僧一道,夹住 宝玉 道:‘俗缘已毕,还不快走?’”
晁端礼名句,浣溪沙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 不修身而求个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魏收《魏书·列传·卷六十六》
-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以自嘲范成大〔宋代〕
- 连年视听不明有耳雨空花之对今岁尤甚戏成小周必大〔宋代〕
- 蜡梅四绝杨冠卿〔宋代〕
- 端明殿学士王日严挽词二首周必大〔宋代〕
- 四字令韩奕〔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