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子瞻独觉》
全文:
咄咄书空中有怪,内热搜膏发痈疥。
羹藜饭芋如固然,饱食安眠真一快。
午鸡鸣屋呼不起,欠伸吉贝重衾里。
此身南北付天工,竹杖芒鞋即行李。
夜长却对一灯明,上池溢流微有声。
幻中非幻人不见,本来日月无阴晴。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鸡鸣
(1).鸡叫。常指天明之前。《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 清 顾炎武 《燕中赠钱编修秉镫》诗:“ 燕 市鸡鸣动客轮,九门驰道足黄尘。” 鲁迅 《秋夜有感》诗:“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
(2).《世说新语·赏誉》“ 刘琨 称 祖车骑 为朗诣”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逖 ( 祖逖 )与司空 刘琨 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与 琨 同辟 司州 主簿,情好绸繆,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恶声也。’每语世事,则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共起,吾与足下相避中原耳。’”事又见《晋书·祖逖传》。后以“鸡鸣”为身逢乱世当及时奋起之典。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虎啸俟腾跃,鸡鸣遭乱离。”
不起
(1).不发动;不发生。《庄子·则阳》:“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韩非子·姦劫弑臣》:“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明 何景明 《内篇》之十七:“生息安理,盗故不起。”
(2).指不出动。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公如不起,孰拯斯危?”
(3).不肯起来;不能起来。《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军国事皆与筹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平原祢衡传》:“ 衡 至,众人皆坐不起。” 唐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 仇兆鳌 注引 卢元昌 曰:“不起者,谓王病酒不能起。”
(4).病不能愈。《战国策·秦策一》:“ 孝公 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 商君 ,辞不受。”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方期輟从藩屏,入践諫垣,不幸寝疾,浹辰不起矣。”《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蘧太守 已是病得重了,看来是个不起之病。”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二家邻居》:“这给母亲的打击太大了,因此忧郁成病,终至不起。”
(5).不出任官职。《后汉书·庾乘传》:“﹝ 乘 ﹞后徵辟并不起,号曰:‘徵君’。” 唐 李白 《赠卢徵君昆弟》诗:“二 卢 竟不起,万乘高其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迁 江苏 布政使,丁父忧,詔夺情,不起,服闋入都。”
(6).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力量够不上。 元 无名氏 《来生债》第一折楔子:“没钱,请良医不起。”《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主人辞不得,一日供他两番,而今多了,也供不起了。”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他的无谓的冒险举动,当然称不起勇敢,但我不同意你的话。”
欠伸
疲倦时打呵欠、伸懒腰
惊觉欠伸。——《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吉贝
(1).梵语或马来语的译音。古时兼指棉花和木棉。自我国中原地区广泛栽培和利用棉花后,古籍记载中的吉贝,实多指草棉,但仍常将棉花与木棉科的木棉树相混淆。《梁书·诸夷传·林邑国》:“吉贝者,树名也。其华成时如鹅毳,抽其绪纺之以作布,洁白与紵布不殊。”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木棉》:“木绵有二种,似木者名古贝,似草者名古终。或作吉贝者,乃古贝之讹也。”
(2).指棉布。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三:“ 闽 广 多种木绵,树高七八尺,叶如柞,结实如大菱而色青,秋深即开,露白绵茸然。土人摘取去壳,以铁杖桿尽黑子,徐以小弓弹令纷起,然后纺绩为布,名曰吉贝。”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二:“棉布传入 中国 很早, 南北朝 时从南洋诸国输入,称为吉贝,白迭。”
重衾
两层被子。《文选·张华<杂诗>》:“重衾无暖气,挟纊如怀冰。” 吕延济 注:“衾,被也。” 宋 周邦彦 《尉迟杯·离恨》词:“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苏辙名句,次韵子瞻独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