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吴学士石屏歌》
全文:
晨光入林众鸟惊,腷膊群飞鸦乱鸣。
穿林四散投空去,黄口巢中饥待哺。
雌者下啄雄高盘,雄雌相呼飞复。
还空林无人鸟声乐,古木参天枝屈蟠。
下有怪石横树间,烟埋草没苔藓斑。
借问此景谁图写,乃是吴家石屏者。
虢工刳山取山骨,朝鑱暮斲非一日,万象皆从石中出。
吾嗟人愚不见天地造化之初难,乃云万物生自然。
岂知镌鑱刻画丑与妍,千状万态不可殚。
神愁鬼泣夜不得闲,不然安得巧工妙手惫精竭思不可到,若无若有缥缈生云烟。
鬼神功成天地惜,藏在虢山深处石。
惟人有心无不获,天地虽神藏不得。
又疑鬼神好胜憎吾侪,欲极奇怪穷吾才,乃传张生自西来,吴家学士见且咍,醉点紫毫淋墨煤。
君才自与鬼神◇,嗟我老矣安能陪。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才自
方言。刚才。《西游记》第五三回:“是小神知大圣功完,才自热来伺候。”
鬼神
(1).鬼与神的合称。《易·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礼记·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丧纪得其哀。” 孔颖达 疏:“鬼神得其饗者,谓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 唐 韩愈 《原鬼》:“无声与形者,鬼神是也。”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夫古人作书垂后……亦鉴及后人之无赖,故徐引其机,以待有心者之自为觉悟,庶不蹈妄传之戒,为鬼神所忌耳。”
(2).泛指神灵、精气。《史记·五帝本纪》:“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 张守节 正义:“鬼之灵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史记·五帝本纪》:“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张守节 正义:“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人之精气谓之鬼。”
(3).偏指鬼;死去的祖先。《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唯寡君?”《孝经·感应》:“宗庙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 注:“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
(4).指形体与精灵。《礼记·礼运》:“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孔颖达 疏:“鬼谓形体,神谓精灵。《祭义》云:‘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体精灵相会,然后物生。”
(5).古代指天地间一种精气的聚散变化。《易·繫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韩康伯 注:“尽聚散之理,则能知变化之道。” 孔颖达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为,但极聚散之理,则知鬼神之情状也。”后世哲学家多以阴阳之变、气的往来屈伸解释“鬼神”。 汉 王充 《论衡·论死》:“鬼神,阴阳之名也。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程颐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迹也。 张子 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愚谓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神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朱子语类》卷三:“鬼神只是气,屈伸往来者气也。”
欧阳修名句,吴学士石屏歌名句
猜你喜欢: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 臣无隐忠,君无蔽言,国之禄也。刘向《战国策·赵二·武灵王平昼闲居》
-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 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
- 遇行人孔武仲〔宋代〕
- 和徐思叔谢向大夫惠柑四首彭龟年〔宋代〕
- 谒金门(初春)黄升〔宋代〕
- 和郑十三东斋言事二首李廌〔宋代〕
- 非意篇呈表臣梅尧臣〔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