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黎廷瑞的《花时留郡归已初夏事六首》
全文:
心镜翛然澹似僧,悠悠观化寄枯藤。
云来云去閒舒卷,花落花开小废兴。
吹笛强呼从百里,种瓜清隐学东陵。
野人知有观书癖,远饷松肪续夜灯。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吹笛
晋 向秀 《思旧赋》序:“余与 嵇康 、 吕安 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羈之才,然 嵇 志远而疎, 吕 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 虞渊 ,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后因以“吹笛”为伤逝怀旧之典。 北周 庾信 《寄徐陵》诗:“莫待 山阳 路,空闻吹笛悲。”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二二:“病树枝颠天一握,为君吹笛上高楼。”
百里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种瓜
(1).栽植瓜果。《三国志·吴志·步骘传》:“与 广陵 卫旌 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钱江事》:“思量尘土染京华,何似青山学种瓜。”
(2).古时幻术之一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世有祝师及诸幻术,犹能履火蹈刃,种瓜移井,倐忽之间,十变五化。” 王利器 集解引 刘盼遂 曰:“《御览》卷九百七十八引《搜神记》曰:‘ 吴 时有 徐光 ,常行幻术。於市里从人乞瓜,其主弗与。便从索瓣,种之。俄而瓜蔓延生花实,乃取食之,因赐观者。及视所賷,皆亡耗矣。’ 黄门 种瓜之説,殆用此事。”《旧唐书·音乐志二》:“ 后魏 、 北齐 ,亦有鱼龙辟邪……种瓜拔井之戏。”
隐学
(1).隐居读书。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潍水》:“﹝ 逄萌 ﹞在 不其山 隐学, 明帝 安车徵 萌 ,以佯狂免。”
(2).隐居的学者。《晋书·隐逸传·任旭》:“於时司空 王导 启立学校,选天下明经之士, 旭 与 会稽 虞喜 俱以隐学被召。”
(3).冷僻之学。《新唐书·选举志下》:“大率十人竞一官,餘多委积不可遣,有司患之,谋为黜落之计,以僻书隐学为判目,无復求人之意。”
东陵
(1).《庄子·骈拇》:“ 伯夷 死名於 首阳 之下, 盗跖 死利於 东陵 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於残生伤性,均也,奚必 伯夷 之是而 盗跖 之非乎!”后因以“东陵”代称 跖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 南荆 之跋扈, 东陵 之巨猾。” 李善 注:“ 东陵 , 盗跖 也。” 清 钱谦益 《次韵徐叟文虹七十自寿》之四:“悠悠名利笑排场,屈指 东陵 更 首阳 。”
(2). 汉 邵平 的别称。 唐 杜甫 《园人送瓜》诗:“ 东陵 跡芜絶, 楚 汉 休征讨。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宋 周邦彦 《西平乐》词:“重慕想、 东陵 晦跡, 彭泽 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鬢未华。”参见“ 东陵侯 ”。
(3).指东陵瓜。 晋 陆机 《瓜赋》:“东陵出於 秦 谷,桂髓起於 巫山 。”参见“ 东陵瓜 ”。
(4).复姓。相传为 秦 东陵侯 邵平 之后。一说, 春秋 齐景公 时有人隐居 东陵 ,后以之为氏。见 宋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二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义》佚文。
黎廷瑞名句,花时留郡归已初夏事六首名句
猜你喜欢:
-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
- 除害在于敢断;得众在于下人。尉缭《尉缭子·十二陵》
-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 因可势,求易道。韩非及后人《韩非子·观行》
-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
- 尾声李景云 崔时佩〔明代〕
- 题养正图六十首·其四十二·不卖的卢乾隆〔清代〕
- 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武元衡〔唐代〕
- 题反身轩释德洪〔宋代〕
- 出疆林仲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