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上辛祈谷斋居》
全文:
青阳临左个,精祀考禋宗。
万宝祈惟谷,三时重在农。
良宵自徙倚,淑景渐舂容。
诗思来相凑,穿窗午夜钟。
参考注释
万宝
亦作“ 万寳 ”。 1.各种作物的果实。《庄子·庚桑楚》:“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 陆德明 释文:“天地以万物为宝,至秋而成也。 元嘉 本作‘万寳’。”《隋书·音乐志上》:“允兹金德,裁成万宝。” 清 姚鼐 《渡淮》诗:“西成未为恶,苦被飞蝗恼。连村扑未尽,何以实万宝。”
(2).犹万物。 汉 史岑 《出师颂》:“皇运来授,万寳增焕。”
惟谷
谓进退两难。 三国 魏 曹操 《领兖州牧表》:“臣愧以兴隆之秩,功无所执,以伪假实,条不胜华,窃感讥誚,盖以惟谷。”参见“ 进退维谷 ”。
三时
(1).指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左传·桓公六年》:“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杜预 注:“三时,春、夏、秋。” 唐 元稹 《茅舍》诗:“我欲他郡长,三时务耕稼。”《新唐书·刘蕡传》:“愿陛下废百事之用,以广三时之务,则播植不愆矣。”
(2).夏至后半个月。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应令》诗:“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 明 周之玙 《农圃六书·占候·五月占》:“夏至后半月为三时,头时三日,中时五日,三时七日。”
(3).早、午、晚。 唐 高适 《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各有佛堂以供香火,三时鐘磬,宛如梵宫。” 清 龚自珍 《尊隐》:“日有三时,一曰蚤时,二曰午时,三曰昏时。”
(4). 印度 分一年为热、雨、寒三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 如来 圣教,岁为三时: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热时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时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时也。”
(5).佛教谓 释迦牟尼佛 逝世后,佛法将经历的正*法、像法和末法三大时期。一般认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见 南朝 陈 慧思 《立誓愿文》。 唐 窥基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佛灭度后,法有三时,谓正、像、末。具行教、行、证三,名为正*法;但有教、行,名为像法;有教无餘,名为末法。”
乾隆名句,上辛祈谷斋居名句
猜你喜欢:
-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 读书无论资性高低,但能勤学好问,凡事思一个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王永彬《围炉夜话·第十七则》
-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 题邹一桂画二首·其一·碧桃仓庚乾隆〔清代〕
- 寄题初阳台乾隆〔清代〕
- 次韵上饶温淳投赠高斯得〔宋代〕
- 舟至都昌初见庐阜连日阴雨忽尔晚晴云气顿收王之望〔宋代〕
- 赠廖凝时凝居南岳韦鼎〔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