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张兑的《天门山图》
全文:
我家三世居山国,寝食嬉游见山色。
去年前作京华行,万里平原载车辙。
荆山嵯峨镇南纪,华岳金精照秋水。
太行绵延坠马首,北望居庸雪中峙。
归来泛舟淮与江,匡庐相接高崆峒。
南过潇湘望衡岳,九疑苍梧罗烟幢。
此生倦游历艰险,故山兀嵂聊游衍。
今年直上天门峰,始觉从前兴犹浅。
天门洞开云气通,江东峨眉皆下风。
低昂二八若昆季,意气相倾争长雄。
清猿夜啼霜竹折,猛虎昼号山石裂。
风来往往神听闻,日上时时天帚揭。
烟萝敷纷薜枝垂,细禽飞来如枣肥。
六月仙源溪水涨,中有洞府藏蛟螭。
可怜宜都周内史,古冢累累在山址。
感时抚景亦怆然,周朴短篇焉足拟。
兹山冠绝平生游,安得云梯登上头。
左携赤松右浮丘,下视八极尘埃浮。
杨侯此图谁为写?天下名山无似者。
他日功成期早归,相与为邻住山下。
参考注释
六月
《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仙源
(1).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处。《云笈七籤》卷二七:“福地第四曰东仙源,福地第五曰西仙源,均在 台州 黄巖县 属地。”
(2).特指 晋 陶渊明 所描绘的理想境地桃花源。 唐 王维 《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3).借指风景胜地或安谧的僻境。 明 顾大典 《青衫记·郊游访兴》:“花光艳,草色新,且停驂向仙源问津。” 清 吴伟业 《避乱》诗之一:“白云护仙源,劫灰应不扰。”
溪水
指从山里流出来的水流。《三国志·吴志·朱桓传》:“城外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广三十餘丈,深者八*九尺,浅者半之,诸军勒兵渡去, 桓 自断后。” 唐 王建 《赠华州郑大夫》诗:“ 少华 山云当驛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丁玲 《梦珂》:“从山顶流下许多条溪水,又清,又亮,又甜。”
中有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府藏
(1).旧时国家储存文书、财物之所。亦指贮藏的财物。《史记·大宛列传》:“令外国客徧观各仓库府藏之积。”《隋书·韦师传》:“ 陈国 府藏,悉委於 师 ,秋毫无所犯,称为清白。”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二》:“ 周 历不为不多,数不为不躋,府藏不为不富。”
(2).腑脏。五脏六腑的总称。府,通“ 腑 ”,藏,通“ 臟 ”。《素问·宝命全形论》:“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
蛟螭
(1).犹蛟龙。亦泛指水族。 汉 扬雄 《羽猎赋》:“探巖排碕,薄索蛟螭。”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石勒称王》:“倚天长剑泣蛟螭,那怕金垒汤池。” 章炳麟 《印度人之观日本》:“ 日本 文化安所受之?儒书文艺近取 支*那 ,佛教乃自 印度 迆入,无二国者, 日本 则终古为蛟螭蜃蛤耳。”参见“ 蛟龙 ”。
(2).指器物上的螭形图案。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蛟螭露笋簴,縞练吹组帐。”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蛟螭蚴蟉蟠贔屭,千秋名姓留嵯峨。”
(3).指形似蛟龙的拐杖。 唐 韩愈 《和虞部卢四汀酬翰林钱七徽赤藤杖歌》:“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明 李东阳 《灵寿杖歌》:“蛟螭盘拏露头角,熊经树颠虎山脚。”
张兑名句,天门山图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