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虞堪的《题教上人所藏石壁高僧图》
全文:
了无寒暑与昏朝,独坐松根看泬寥。
万丈悬崖颠倒立,法身无等劫尘消。
参考注释
万丈
形容很高或很深
悬崖
陡峭山崖
悬崖之颠。——明· 顾炎武《复庵记》
颠倒
(1) 反而
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水浒传》
(2) 又
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
(3) 究竟;所以
只被你打的来不知一个颠倒。——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
法身
(1).佛教语。梵语意译。谓证得清净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灭,无形而随处现形,也称为佛身。各乘诸宗所说不一。《大般泥洹经·如来性品》:“知如来法身,长存不变易。”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八:“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他国》:“尝闻佛説,知诸法空,体诸法性,是则以慧眼观法身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法身者,圣人成道之神明耳。”
(2).指高僧之身。 唐 卢简求 《杭州盐官县海昌院禅门大师塔碑》:“法身魁岸,相好庄严,眉毛紺垂,颅骨圆耸。”
(3).旧指修炼得道之身。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俞氏 则谓跨火不焦,入水不濡,道成之后,法身则然,岂可以血肉之躯投畀水火乎?”《西游补》第十六回:“ 行者 一时难忍,现出大闹天宫三头六臂法身,空中乱打。”
无等
没有等级差别。《礼记·内则》:“羹食,自诸侯以下至于庶人无等。”
劫尘
亦作“刧尘”。亦作“刼尘”。1.凡尘,人世。 清 黄宗羲 《陈定生先生墓志铭》:“贞元朝士无多,劫尘冷落。”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药捣长生离刼尘,清妍面目本来真。”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轶事一》:“觉当时尚有秋水一泓,兹则尽成平陆,亦刧尘之小变也夫。”
(2).谓兵火战乱之馀烬。 元 耶律楚材 《过沁园有感》诗:“垣頽月榭经兵火,草没诗碑覆劫尘。”
虞堪名句,题教上人所藏石壁高僧图名句
猜你喜欢:
-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洪应明《菜根谭·概论》
- 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
- 信人莫若信己,防人毋存幸念。来俊臣《罗织经·阅人卷第一》
- 兵起而程敌,政不若者勿与战;食不若者勿与久;敌众勿为客;敌尽不如,击之勿疑。商鞅《商君书·战法》
-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曾子《礼记·大学》
-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缥缈峰陆龟蒙〔唐代〕
- 将离蓝田同魏野饮于亭联成二韵王闢〔宋代〕
- 六州佚名〔宋代〕
- 翁承事挽词五首·其三陈渊〔宋代〕
- 句宋高宗〔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