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李彭的《遭风祷(豫章本作涛)神林浦》
全文:
伐鼓放船落星渚,争曙凫鸿集俦侣。
乾旋坤转风掀掀,阳侯就戮波臣怒。
庐山孤巘政排空,复阁重楼欲无路。
水虫琐细何足云,窃发凭陵敢予侮。
长年吞声三老悲,老妻惊呼稚子啼。
病躯不能自料理,袖手悬知齑粉期。
谢公吟啸吾岂敢,兴公悲号差胜之。
寒菹百瓮未渠尽,犹得馀生见昏觐。
归帆行将拂五老,要及霜风快雁隼。
径须作笺寄鲂鱮,行路艰难公莫遽。
参考注释
长年
(1) 〈方〉∶船的主人
(2) 船工
(3) 指老年人
吞声
不敢出声,特指哭泣不敢出声
三老
(1).古代掌教化之官。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史记·陈涉世家》:“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鋭,伐无道,诛暴 秦 ,復立 楚 国之社稷,功宜为王。’”《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后汉书·循吏传·王景》:“父 閎 为郡三老。”
(2).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 朱右曾 校释:“三老,国老也。谓致仕者。”《周书·儒林传序》:“下詔尊太傅 燕公 为三老。”参见“ 三老五更 ”。
(3). 东汉 赤眉农民起义军最高首领的称号。《后汉书·刘盆子传》:“ 琅玡 人 樊崇 起兵於 莒 ,众百餘人转入 太山 ,自号三老。”《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元年》:“诸三老、从事皆大会。” 胡三省 注:“赤眉诸帅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
(4).指上寿、中寿、下寿。《左传·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 杜预 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
(5).道教指上元老君、中玄老君、下黄老君。《黄庭内景经·脾部》:“注念三老子轻翔。” 梁丘子 注:“三老谓元老、玄老、黄老之君也。”
(6).柁工。 唐 杜甫 《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仇兆鳌 注:“ 蔡 注:‘峡中以篙师为长年,舵工为三老。’ 邵 注:‘三老,捩船者,长年,开头者。’” 宋 陆游 《入蜀记》五:“问何谓长年三老,云梢工是也。” 清 沉受宏 《九龙滩》诗:“长索条分众揽舟,独把操篙付三老。”
(7).称三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所指不一。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下·三老》谓 文彦博 、 张方平 、 范镇 为国之三老, 傅尧俞 、 范纯仁 、 刘挚 为 和州 三老。《元史·张德辉传》:“﹝ 张德辉 ﹞与 元裕 、 李冶 游 封龙山 ,时人号为‘龙山三老’云。”《明史·文苑传四·唐时升》:“﹝ 唐时升 ﹞与里人 娄坚 、 程嘉燧 并称曰‘练川三老’。”
(8).泛指有声望的老人。 清 赵翼 《谒补山制府奉呈》诗:“望高已共尊三老,才大疑兼用五官。” 清 金和 《围城纪事六吟·警奸》:“往往当路横要遮,道旁三老私嘆嗟。”
惊呼
以为怪异而大声呼喊
失声惊呼
稚子
幼儿;小孩子
稚子绕膝
李彭名句,遭风祷(豫章本作涛)神林浦名句
猜你喜欢:
-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
-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孔子弟子《论语·颜渊篇》
-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及门徒《秋水(节选)》
-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 杂剧·张公艺九世同居佚名〔元代〕
- 红蔷薇(一作庄南杰诗)佚名〔宋代〕
- 铜马歌王灼〔宋代〕
- 已过吴江阻风上湖口二首杨万里〔宋代〕
- 答柳柳州食虾蟆韩愈〔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