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王士祯的《水调歌头·送家兄礼吉赴合肥》
全文:
南国清明节,折柳送行人。
汀洲满眼香草,斜日奈何春。
西望清流关外,千里庐阳山色,碧玉竞嶙峋。
明日摇鞭去,暮雨宿何村。
濡须坞,肥水戍,几移军。
紫髯已远,八公草木怨咸秦。
转眼兴亡六代,残劫依稀半局,凭吊足伤神。
莺老春归矣,莫怨又离群。
参考注释
转眼
转动眼珠子的功夫。形容时光飞逝
人生易老,转眼百年
转眼成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
兴亡
兴盛与衰亡
六代
(1).指 黄帝 、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晋书·乐志上》:“ 周 始二《南》,《风》兼六代。昔 黄帝 作《云门》, 尧 作《咸池》, 舜 作《大韶》, 禹 作《大夏》, 殷 作《大濩》, 周 作《大武》,所谓因前王之礼,设俯仰之容,和顺积中,英华发外。”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因六代之乐,宫判始辨。” 章炳麟 《文学说例》:“虽然,六代之乐,今尽崩阤。”
(2).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 汉 。《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元年》:“然歷六代而考绩之法不著,关七圣而课试之文不垂。” 胡三省 注:“六代, 唐 、 虞 、 夏 、 商 、 周 、 汉 。”
(3).指 夏 、 殷 、 周 、 秦 、 汉 、 魏 。 三国 魏 曹冏 有《六代论》,论 夏 、 殷 、 周 、 秦 、 汉 、 魏 兴衰之由。文见《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论》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南齐书·高祖十二王传论》:“若夫六代之兴亡, 曹冏 论之当矣。”
(4).指 三国 吴 、 东晋 和 南朝 之 宋 、 齐 、 梁 、 陈 。 唐 李白 《留别金陵诸公》诗:“六代更霸王,遗跡见都城。” 宋 贺铸 《水调歌头·台城游》词:“南国本萧洒,六代浸豪奢。” 清 顾炎武 《赠邬处士继思》诗:“筇穿 北固 雪,艇迷 京口 烟。六代江山好,愁来恣搜讨。” 鲁迅 《无题》诗之一:“六代綺罗成旧梦, 石头城 上月如钩。”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凭吊
面对遗迹、坟墓等怀念
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三国演义》
伤神
(1) 耗损精神
做这事真够伤神的
(2) 伤心
黯然伤神
王士祯名句,水调歌头·送家兄礼吉赴合肥名句
猜你喜欢:
- 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
- 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佚名《易传·象传上·履》
- 行违神祇,天则罚之;礼义有愆,夫则薄之。范晔《后汉书·列传·列女传》
-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弟子《论语·季氏篇》
-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 兵后复还白岩山所舍作戴表元〔宋代〕
- 如心侄有诗因用韵陈著〔宋代〕
- 吟梅李龙高〔宋代〕
- 偈颂七十二首释祖钦〔宋代〕
- 和程泰之阁学泛舟南溪遇雪韵三首袁说友〔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