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张文斋的《读敲月集》
全文:
小山先生信英杰,蚤岁穷经诣丹阙。
太学游歌姓字香,京华旅食乡心切。
一朝拂袖辞金门,归隐山林计非拙。
乐道能存颜子风,干时肯掉苏张舌。
筑庵喜延湖海士,大书华匾名敲月。
花晨露夕多胜事,对饮豪吟未尝辍。
长篇短句每惊人,律吕和鸣珠玉洁。
建安七子当并驾,唐室诸贤可同列。
才名奕奕闻海隅,家世遥遥在南越。
倏然竟赴玉楼招,西风吹老岩阿蕨。
我疑先生列仙侣,一段情怀尽冰雪。
暂来林壑学巢由,不向朝廷随稷契。
嗟我胡为生较晚,不得抠趋受诗诀。
几回窗下读遗篇,敲碎唾壶歌激烈。
参考注释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拂袖
亦作“ 拂褏 ”。1.甩动衣袖。表示愤怒、不悦。《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 唐 尉迟枢 《南楚新闻·崔铉》:“初 李石 镇 江陵 ,辟为戎卒,一旦拂袖而去。”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上·范吕不合》:“ 陈石斋 力修 与 陈叔方 争军赏於都堂省,拂袖径出。”《明史·王绂传》:“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霑洒,有投金币购片楮者,輒拂袖起,或闭门不纳。” 郭孝成 《山西光复记》:“ 李 大声曰:‘余游歷东西洋,外国革命事业,知甚悉。汝等如此行为,余决不愿与闻。’拂袖而出。”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一三五》:“我说,我是愿意人对我反抗,不合则拂袖而去的。”
(2).谓因不悦而离去。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及是 章丞相 反,不揖客,行入舍,褫其公裳,特易以道服而后出。 鲁公 方趋上,适见之,则亟索去…… 章 以手掠公,目使留,致恳到。会荐汤而从者以骑至,故公得而拂褏。”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清操独介然,片言便拂袖。”
(3).借指引退、归隐。 金 王若虚 《清虚大师侯公墓碣》:“师下车未浹旬,以状上闻,益获蠲免,众赖其庇。已而拂袖栖迟於 洧川 。” 元 贡奎 《高侯画桑落洲望庐山》诗:“日夜千帆万柁过未已,谁肯拂袖同寂寥。”
(4).掠过衣袖;舒展衣袖。 南朝 梁元帝 《玄圃牛渚矶碑》:“画船向浦,锦缆牵磯。花飞拂袖,荷香入衣。山林朝市,併觉忘归。” 宋 谢逸 《蝶恋花》词:“豆寇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 元 萨都剌 《峨眉云歌》:“酒酣拂袖堕秋水,但觉满座光嶙峋。”《水浒传》第三八回:“﹝ 宋江 ﹞再饮满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
金门
(1).见“ 金马门 ”。
(2).见“ 金明门 ”。
(3).代指富贵人家。《魏书·常景传》:“夫如是,故綺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4).指以黄金为装饰的门。《封神演义》第六五回:“玉殿金门两扇开,乐声齐奏下瑶臺。”
归隐
回到民间或故乡隐居
归隐故园
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张文斋名句,读敲月集名句
猜你喜欢:
- 量入以为出戴圣《礼记·王制》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 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陈子龙《秋日杂感(十首选一)》
-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左丘明《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
- 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洪应明《菜根谭·概论》
- 僧有悟策者见予於珞碛江上诵程子山孙季辰李冯时行〔宋代〕
- 次韵宾旸梅氏山居访茱萸方回〔宋代〕
- 留别王六公折彦质〔宋代〕
- 夜宿台中明朝拜封岳渎诏王佑诗〔明代〕
- 沙汀鸿渐郑敦义〔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