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山心精舍》
全文:
山心有招提,恰似水中月。
大士坐如如,清净众香馞。
返闻得真寂,孰髓孰为骨。
蔚翠自有常,受虚总无竭。
适从西岭下,聊就北斋歇。
即目与题名,匪云学禅悦。
参考注释
山心
(1).隐居山中的心情。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野情风月旷,山心人事疏。” 清 厉鹗 《八月八日同丁敬身游龙华寺》诗:“山心本清虚,诗骨不柔脆。”
(2).山中。 元 袁桷 袁裒 《东湖联句》:“海眼藏龙窟,山心射鹿田。” 明 袁宗道 《保安驿道中》诗:“暝烟连雨脚,云气起山心。” 清 朱彝尊 《入上方山》诗:“山心夜不寐,冻雀喧前牕。”
招提
(1).梵语。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 北魏 太武帝 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范光禄书》:“即时经始招提,在所住山南。”《旧唐书·武宗纪》:“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樵舍外已闻犬吠,招提内尚见僧眠。”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四:“且还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参阅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六、《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参见“ 拓提 ”。
(2).招引提携。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书》:“公今宦游半天下矣,两京又人物之渊,左顾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恰似
正如;恰如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一朵。——徐志摩《沙扬那拉》
中月
(1).间隔一月。《仪礼·士虞礼》:“又朞而大祥曰荐,此祥事。中月而禫。” 郑玄 注:“中,犹间也;禫,祭名也。与大祥间一月,自丧至此二十七月。”《北史·隋文帝纪》:“依《礼》十三月而祥,中月而禫,庶以合圣人之意,达人子之心。”
(2).当空的明月。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之四:“云阴满地榭,中月悬高城。”
乾隆名句,山心精舍名句
猜你喜欢:
- 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张曙《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 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 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袁黄《了凡四训·谦德之效》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列传·冯岑贾列传》
-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