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余继登的《田夫谣送马瑞河父母之沾益》
全文:
田夫无外事,惟有佃其田。
腰镰与荷锄,两两相比肩。
偶尔理田器,相携向市廛。
忽闻城市言,官长近已迁。
行当舍我去,不复久留连。
仓忙到县门,车马已骈阗。
惊愕语同辈,兹事良已然。
自从官长来,于今五六年。
年年纳租后,家家饱粥饘。
鸡犬夜不惊,村舍常安眠。
积谷为我赈,逋赋为我蠲。
时有三老来,化诲为我宣。
儿童各长成,恩德及茕㾓。
信是田家乐,赖得官长贤。
自谓长若斯,闾里得生全。
今去欲何之,惝恍心若煎。
去从官长去,不知何时还。
来时不预料,囊无送刘钱。
徒尔卧辕下,相将车牵牵。
闻说官长去,行行向南滇。
滇南万馀里,道路太绵延。
中复经巫峡,崟崎摩苍天。
况当五月时,赤日赫如燀。
田夫有圆笠,不敢献君前。
但愿加餐食,以慰心拳拳。
尚来福吾民,勿此长弃捐。
仆夫早严驾,五马何翩翩。
云树隔行踪,有泪如迸泉。
参考注释
三老
(1).古代掌教化之官。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史记·陈涉世家》:“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鋭,伐无道,诛暴 秦 ,復立 楚 国之社稷,功宜为王。’”《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后汉书·循吏传·王景》:“父 閎 为郡三老。”
(2).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 朱右曾 校释:“三老,国老也。谓致仕者。”《周书·儒林传序》:“下詔尊太傅 燕公 为三老。”参见“ 三老五更 ”。
(3). 东汉 赤眉农民起义军最高首领的称号。《后汉书·刘盆子传》:“ 琅玡 人 樊崇 起兵於 莒 ,众百餘人转入 太山 ,自号三老。”《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元年》:“诸三老、从事皆大会。” 胡三省 注:“赤眉诸帅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
(4).指上寿、中寿、下寿。《左传·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 杜预 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
(5).道教指上元老君、中玄老君、下黄老君。《黄庭内景经·脾部》:“注念三老子轻翔。” 梁丘子 注:“三老谓元老、玄老、黄老之君也。”
(6).柁工。 唐 杜甫 《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仇兆鳌 注:“ 蔡 注:‘峡中以篙师为长年,舵工为三老。’ 邵 注:‘三老,捩船者,长年,开头者。’” 宋 陆游 《入蜀记》五:“问何谓长年三老,云梢工是也。” 清 沉受宏 《九龙滩》诗:“长索条分众揽舟,独把操篙付三老。”
(7).称三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所指不一。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下·三老》谓 文彦博 、 张方平 、 范镇 为国之三老, 傅尧俞 、 范纯仁 、 刘挚 为 和州 三老。《元史·张德辉传》:“﹝ 张德辉 ﹞与 元裕 、 李冶 游 封龙山 ,时人号为‘龙山三老’云。”《明史·文苑传四·唐时升》:“﹝ 唐时升 ﹞与里人 娄坚 、 程嘉燧 并称曰‘练川三老’。”
(8).泛指有声望的老人。 清 赵翼 《谒补山制府奉呈》诗:“望高已共尊三老,才大疑兼用五官。” 清 金和 《围城纪事六吟·警奸》:“往往当路横要遮,道旁三老私嘆嗟。”
化诲
感化教诲。《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举子见他语言爽快,礼度周全,暗想也不是不可化诲的。”
为我
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余继登名句,田夫谣送马瑞河父母之沾益名句
猜你喜欢:
-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一节》
-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 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五节》
- 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