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四十八·五代兴废》
全文:
五代历五十三年,邹鲁閧趁兵戈闹。
附其际者更十国,时民那有生之乐。
臣篡君及子囚父,三纲扫地尤而效。
不永其祚固应然,安论求忠必出孝。
唐明宗与周世宗,尚属留心民事较。
佣中佼佼铁中铮,去之远矣于王道。
论世恒因鉴戒存,黄帝舜禹万世教。
参考注释
三纲
(1).我国封建社会中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 汉 班固 《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君臣、父子、夫妇也。”《礼记·乐记》“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 唐 孔颖达 疏:“《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 杨 墨 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 宋 文天祥 《正气歌》:“三纲实繫命,道义为之根。”
(2).佛寺有上座、维那、典座,皆为主要职务,称三纲。 唐 李白 《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序》:“三纲等皆论穷弥天,惠湛清月。” 王琦 注引《翻译名义》:“寺立三纲:上座、维那、典座也。”
扫地
(1) 用扫帚等清扫地面
(2) 比喻名誉、威信等全部丧失
威信扫地
乾隆名句,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四十八·五代兴废名句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