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王錂的《二犯傍妆台》
全文:
终日锁眉峰。
叹凄凉母子。
形影自𠙦𠙦。
忆当时分凤侣。
到今日又龙钟。
阑干愁泪沾丛竹。
飘泊生涯泣断蓬。
我为你的亲事呵。
合:枉自白茅求吉。
为甚红丝未通。
怎能彀门阑女婿近乘龙。
参考注释
为甚
为什么。 宋 周邦彦 《迎春乐·携妓》词:“为甚月中归,长是他、随车后。”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为甚媒人,心无惊怕。” 清 李渔 《奈何天·惊丑》:“为甚的爇席薰兰处,好气息不见分毫。” 郭沫若 《瓶》诗之二三:“啊,有酒,你为甚总怕提壶?”
红丝
(1).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 郭元振 少时,美风姿,有才艺。宰相 张嘉贞 欲纳为婿。 元振 曰:‘知公门下有女五人,未知孰陋,事不以仓卒,更待忖之。’ 张 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谁是匹偶,以子风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令五女各持一丝,幔前使子取便牵之,得者为婿。’ 元振 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綫,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后果然随夫贵达也。”又传说月下老人以赤绳系夫妻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终不可避。后因以“红丝”为婚姻或媒妁的代称。《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自古姻缘皆分定,红丝岂是有心牵。” 明 王錂 《春芜记·瞥见》:“这罗帕呵,就倩你做红丝繫足缘。”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两处红丝千里繫,一条黑路六人忙。”
(2).指眼球因微血管充血而造成的血丝。 茅盾 《子夜》:“他们那些失眠的脸上都罩着一层青色,眼珠上是红丝,有兴奋的光彩。” 林建征 《莺歌海》:“ 老孙头 经常来去匆忙的在草原上奔跑,眼睛熬满了红丝。”
(3).一种名贵的石砚。亦作砚的别名。 宋 陆游 《秋雨初霁试笔》诗:“墨入红丝点漆浓,闲将倦笔写秋容。” 清 姚鼐 《题刘云房少宰<涤砚图>》诗:“松煤竹管行抛弃,蕉白红丝尘自封。”
王錂名句,二犯傍妆台名句
猜你喜欢:
-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子思《中庸·第二十九章》
-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
- 秋日奉皇太后驾幸南苑即事八首·其七乾隆〔清代〕
- 答微之见寄(时在郡楼对雪)白居易〔唐代〕
- 夜雪(十月十七日)乾隆〔清代〕
- 西湖同蔡幼公马从甫冯咸甫作佘翔〔明代〕
- 如梦令倪瓒〔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