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辙的《竹枝歌》
全文:
舟行千里不至楚,忽闻竹枝皆楚语。
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风露。
扁舟日落驻平沙,茅屋竹篱三四家。
连春并汲各无语,齐唱竹枝如有嗟。
可怜楚人足悲诉,岁乐年丰尔何苦。
钓鱼长江江水深,耕田种麦畏狼虎。
俚人风俗非中原,处子不嫁如等闲。
双鬓垂顶发已白,负水采薪长苦艰。
上山采薪多荆棘,负水入溪波浪黑。
天寒斫木手如龟,水重还家足无力。
山深瘴暖霜露乾,夜长无衣犹苦寒。
平生有似麋与鹿,一旦白发已百年。
江上乘舟何处客,列肆喧哗占平碛。
远来忽去不记州,罢市归船不相识。
去家千里未能归,忽听长歌皆惨栖。
空船独宿无与语,月满长江归路迷。
路迷乡思渺何极,长怨歌声苦凄急。
不知歌者乐与悲,远客乍闻皆掩泣。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俚人
(1).粗俗之人。《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文学夫子降席而称曰:‘俚人不识,寡见尠闻。’” 李善 注:“ 刘德 《汉书》注曰:‘俚,鄙也。’” 宋 苏辙 《和子瞻煎茶》诗:“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薑夸满口。”
(2).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俚子。《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九真 徼外蛮里 张游 ” 唐 李贤 注:“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人。”《南史·萧劢传》:“俚人不宾,多为海暴, 勱 征讨所获生口寳物,军赏之外,悉送还臺。”
风俗
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风俗。——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中原
(1) 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北虏僭盗中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2) 平原;原野
处子
(1).犹处士。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恭谦以为不肖,抗扬以为不德,此处子之覊薄,贫贱之苦酷也。” 唐 李邕 《叶有道碑》:“且 薛方 、 逢萌 ,备外臣之礼; 虞仲 、 夷逸 ,终处子之业。”参见“ 处士 ”。
(2).犹处女。《庄子·逍遥游》:“ 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处子窈窕王所妃,苟有令德隐不腓。” 清 李渔 《怜香伴·冤褫》:“我 范介夫 ,在学中做秀才,就如在闺中做处子,兢兢业业,砥礪廉隅。”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三:“这位貌若处子的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参见“ 处女 ”。
等闲
(1) 轻易;随便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寻常,平常
烈火焚烧若等闲。——明· 于谦《石灰吟》
(3) 又如:
卫朝奉有心要盘他这所住房,等闲再不叫人来讨。——《初刻拍案惊奇》
(4) 无端;平白地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宋· 岳飞《满江红》
等闲平地起波澜
苏辙名句,竹枝歌名句
猜你喜欢:
- 臣无隐忠,君无蔽言,国之禄也。刘向《战国策·赵二·武灵王平昼闲居》
- 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
- 村喜禾花实,峰看岭岫重。
-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 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吴起《吴子·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