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晃逈的《擬白乐天题赠定光上人》
全文:
孟子四十心不动,定光四十心离尘。
我到明年加一倍,如何此际尚因循。
已喜自逃名宦网,犹患长随造化钧。
记得前贤有诗句,祖师元是世间人。
参考注释
逃名
(1).逃避声名而不居。《后汉书·逸民传·法真》:“ 法真 名可得而闻,身难得而见;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 唐 司空图 《归王官次年作》诗:“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庞树柏 《寄怀俞养浩先生》诗:“逃名儻悔才为累,畏俗无如酒最宜。”
(2).逃脱罪名。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自夫子之修《春秋》也,盖他邦之篡贼其君者有三,本国之弑逐其君者有七,莫不缺而靡録,使其有逃名者。”
宦网
比喻做官为宦对人的束缚。 明 袁宏道 《香光林即事》诗:“宦网弛三面,禪心积久灰。”
长随
(1). 明 代宦官的第二等。《明史·宦官传一·何鼎》:“ 弘治 初,为长随,上疏请革传奉官,为儕辈所忌。”
(2).官府雇用的仆役。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三六:“长随本中官之次等,受役於大璫者……今俗所谓长随,则官场雇用之僕人。”《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又给了他十两银子,打发出去,随即把他荐在一个知县衙门里做长随。”
(3).泛指仆役。《儒林外史》第五三回:“ 陈木南 写了一个札子,叫长随拿到国公府向 徐九公子 借了二百两银子。”
化钧
(1).造化之力;教化之权。语本《史记·邹阳列传》:“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於陶钧之上。” 裴骃 集解引 崔浩 曰:“以钧制器万殊,故如造化也。” 宋 陆游 《谢梁右相启》:“此盖伏遇某官身扶昌运,手斡化钧。” 宋 范成大 《水龙吟·寿留寺》词:“黄扉紫闥,化钧高钞,风霆挥扫。” 明 李东阳 《任贤》诗:“臣心欲効慙无力,勉为吾皇赞化钧。”
(2).教化普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昔在 陶唐 ,德盛化钧,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 周振甫 注:“化钧;化均,教化普遍,指风俗淳朴,有不教而化的意思。”
晃逈名句,擬白乐天题赠定光上人名句
猜你喜欢:
-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吴激《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
- 建官惟贤,位事惟能。佚名《尚书·周书·武成》
-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佚名《增广贤文·上集》
- 次程南仲韵五首杨公远〔宋代〕
- 孤愤吟十三首高斯得〔宋代〕
- 叨第后日者自谓奇中索诗严粲〔宋代〕
- 杜门李群玉〔唐代〕
- 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为韵陆游〔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