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刘基的《田家·田家无所求》
全文:
田家无所求,所求在衣食;丈夫事耕稼,妇女攻纺绩,侵晨荷锄出,暮夜不遑息。
饱暖匪天降,赖尔筋与力。
租税所从来,官府宜爱惜。
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
怪当休明时,狼藉多盗贼。
岂无仁义矛,可以弥锋镝。
安得廉循吏,与国共欣戚,清心罢苞苴,养民瘳国脉。
参考注释
循吏
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唐 张说 《奉和赐崔日知》诗:“明主徵循吏,何年下凤凰?”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文说·史体因革》:“传之为体,大抵记公卿之行事, 迁 始传《循吏》, 晋 曰《良吏》。”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袁随园》:“平心而论,其为宰时,清勤明快,无愧循吏。” 章炳麟 《訄书·通法》:“一郡之吏,无虑千人,皆承流修职,故举事易而循吏多。”
与国
盟国;友邦。《管子·八观》:“与国不恃其亲,而敌国不畏其彊。”《史记·项羽本纪》:“ 项梁 曰:‘ 田假 为与国之王,穷来从我,不忍杀之。’”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相与交善为与国,党与也。”《资治通鉴·魏元帝景元四年》:“ 汉 主使羣臣会议,或以 蜀 之与 吴 ,本为与国,宜可奔 吴 。” 邹韬奋 《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他们终不能认清敌与友的区分,把任何国家都看作‘与国’,结果是得不到一个‘与国’!”
欣戚
见“ 欣戚 ”。
亦作“ 欣慼 ”。喜乐和忧戚。《魏书·孙绍传》:“奉国四世,欣戚是同。” 元 胡长孺 《题山外归人》诗:“人閒万得丧,欣慼随所制。” 明 刘基 《杂诗》之三五:“盛年异欣戚,薄暮空噬脐。”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那时我于 广州 无爱憎,因而也就无欣戚,无褒贬。”
清心
(1) 心情恬静,没有牵挂
清心寡欲
(2) 纯正之心
月白清心
(3) 又指居心清正
一向清心做人
苞苴
(1).苞,通“ 包 ”。即蒲包。用苇或茅编织成的包裹鱼肉之类食品的用具。《礼记·少仪》:“笏、书、脩、苞苴……其执之,皆尚左手。” 郑玄 注:“谓编束萑苇以裹鱼肉也。”《礼记·曲礼上》:“凡以弓剑苞苴簞笥问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容。” 孔颖达 疏:“苞者以草包裹鱼肉之属也,苴者亦以草藉器而贮物也。”
(2).苞,通“ 包 ”。指包裹,包扎。《诗·卫风·木瓜》“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汉 郑玄 笺:“以果实相遗者,必苞苴之。”
(3).苞,通“ 包 ”。馈赠的礼物。《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牘。” 锺泰 发微:“古者馈人鱼肉之类,用茅苇之叶,或苞之,或藉之,故曰‘苞苴’。” 汉 贾谊 《新书·礼》:“苞苴时有,筐篚时至,则羣臣附。”《梁书·王僧孺传》:“家贫,无苞苴可以事朋类。”
(4).苞,通“ 包 ”。指馈赠。 汉 刘向 《列女传·许穆夫人》:“古者诸侯之有女子也,所以苞苴玩弄,繫援於大国也。”
(5).苞,通“ 包 ”。贿赂。《荀子·大略》:“ 汤 旱而祷曰:‘……苞苴行与?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杨倞 注:“货贿必以物苞裹,故总谓之苞苴。” 唐 李德裕 《管仲害霸论》:“近世有以宫中之乐饵君者,而苞苴日行,纪纲日坏,朋党益炽,谗言益昌。” 严复 《原强》:“ 美国 华盛顿 立法至精,而苞苴贿赂之风,至今无由尽絶。”
养民
养育人民。《书·大禹谟》:“ 禹 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 三代 之养民,臣犹未敢言也。”《清史稿·睿宗亲王多尔衮传》:“养民之道莫大於省刑罚,薄税敛。” 罗惇曧 《文学源流》:“ 孟子 言仁心……至於保民、养民、忧民皆从不忍人之心发出。”
国脉
见“ 国脉 ”。
亦作“ 国脉 ”。国家的命脉。 汉 王符 《潜夫论·思贤》:“养寿之士,先病服药;养世之君,先乱任贤。是以身常安,而国脉永。” 宋 陈亮 《廷对策》:“正人心以立国本,活民命以寿国脉。” 孙中山 《救国之急务》:“在内则有南北交争,在外则有强邻危我国脉,故万不能不采一有力之方法以救吾国也。”
刘基名句,田家·田家无所求名句
猜你喜欢:
-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朱柏庐《朱子家训·全文》
- 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洪应明《菜根谭·概论》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弟子《论语·述而篇》
- 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袁枚《随园诗话·补遗 卷三》
- 九月朔日作乾隆〔清代〕
- 标指六偈(并叙)·坐禅释清远〔宋代〕
- 减字木兰花(赋锦带)舒亶〔宋代〕
- 道旁骑杨维桢〔元代〕
- 赋雁史弥宁〔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