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马之纯的《陆机宅》
全文:
只闻二陆住华亭,却有书堂在秣陵。
如此弟兄无比拟,翕然京洛有声称。
辨亡著论真难及,受命专征若易能。
十万河桥俱溃散,儒生虚语不堪凭。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十万
数目。一百个千。用以形容数量极多。《孟子·公孙丑下》:“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欲富乎?” 唐 杜甫 《渔阳》诗:“繫书请问 燕 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宋 陆游 《好事近》词:“驱退睡魔十万,有双龙苍璧。” 陈毅 《梅岭三章》诗之一:“此去泉臺招旧部,旌旗十万斩 阎罗 。”
河桥
(1).古代桥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大荔县 东 大庆关 与 山西省 永济县 西 蒲州镇 之间 黄河 上。 战国 秦昭襄王 建。 黄河 上建桥始于此。 唐 通称 蒲津桥 。《史记·秦本纪》:“﹝ 昭襄王 五十年﹞初作 河桥 。” 张守节 正义:“此桥在 同州 临晋县 东,渡 河 至 蒲州 ,今 蒲津桥 也。”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 昭襄王 始作 河桥 , 穆天子 至於 雷首 。”
(2).古代桥名。故址在今 青海省 贵德县 南 黄河 上。《后汉书·西羌传·滇良》:“﹝ 贯友 ﹞遂夹 逢留大河 筑城坞,作大航,造 河桥 ,欲度兵击 迷唐 。”后 吐谷浑 、 吐蕃 皆建桥于此。
(3).古代桥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孟县 西南、 孟津县 东北 黄河 上。 晋 泰始 中 杜预 以 孟津 渡险,始建浮桥于 富平津 ,世称 河桥 。 唐 通称 河阳桥 。《晋书·杜预传》:“ 预 又以 孟津 渡险,有覆没之患,请建 河桥 于 富平津 。”《周书·晋荡公护传》:“从 太祖 、擒 竇泰 、復 弘农 ,破 沙苑 、战 河桥 ,并有功。”
(4).桥梁。 北周 庾信 《李陵苏武别赞》:“河桥两岸,临路悽然。” 唐 杜牧 《代人寄远》诗之一:“河桥酒斾风软,候舘梅花雪娇。”《豆棚闲话·虎丘山贾清客联盟》:“路出山塘景渐佳,河桥杨柳暗藏鸦。”
溃散
被打垮而逃散。《旧唐书·窦建德传》:“守兵既少,闻 士达 败,众皆溃散。”《水浒传》第一○五回:“贼将 张寿 领救兵二万前来,被 林冲 等杀其主将 张寿 ,其餘偏牙将士及军卒都溃散去了。” 章炳麟 《文学总略》:“ 曾国藩 又杂钞经史百家,经典成文,不虞溃散,钞将何为。”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四章:“ 郭祥 接到命令:立刻到 苍鹰岭 以南的大山里去搜剿一股溃散的敌人。”也指溃败逃散的人。《明史·流贼传·李自成》:“会我兵东返, 自成 乃鳩合溃散,走 平阳 。”
儒生
指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后来泛指读书人
云间有儒生 莫后光见之。——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虚语
(1).假话;空话。《列子·周穆王》:“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 汉 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仁不可恃,善不可依’,谓徒虚语,乃今知之。” 明 刘基 《发普济过明觉寺至深居记》:“人言天下名山水,多为浮屠所占,岂虚语哉?”
(2).不用典故的语句。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近 任昉 、 王元长 等,辞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
不堪
(1)
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备不堪
(2)
坏到极点
那饭菜都系不堪之物。——《红楼梦》
马之纯名句,陆机宅名句
猜你喜欢:
- 喜无以赏,怒无以杀管仲《管子·版法》
-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 种田人,改习尘市生涯,定为败路;读书人,干与衙门词讼,便入下流。王永彬《围炉夜话·第六十则》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