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曹雪芹 《红楼梦·第五回》名句出处
摘自《红楼梦·第五回》
解释:习惯了亲密,亲密到了一定程度就更为‘斤斤计较’,凡事追求完美,更容易被小事所牵累。
原文摘要:
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那宝玉亦在孩提之间,况自天性所禀来的一片愚拙偏僻,视姊妹弟兄皆出一意,并无亲疏远近之别。其中因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这日不知为何,他二人言语有些不合起来,黛玉又气的独在房中垂泪,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的回转来。因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贾珍之妻尤氏乃治酒,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赏花。是日先携了贾蓉之妻,二人来面请。贾母等于早饭后过来,就在会芳园游顽,先茶后酒,不过皆是宁荣二府女眷家宴小集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熟惯
熟习。《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薛婆 道:‘老身除了这一行货,其餘都不熟惯。’”《红楼梦》第五回:“﹝ 宝玉 ﹞如今与 黛玉 同处 贾母 房中,故略比别的姐妹熟惯些。既熟惯,便更觉亲密。” 茅盾 《子夜》八:“ 冯云卿 也笑了,他已经明白了一切,并且在他看过去以为女儿也是熟惯了一切。”
亲密
亲近密切
母亲和她孩子的关系总是亲密的
不免
免不了;难免
这段公路太窄,往来车辆有时不免拥塞
一时
(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求全之毁
(1).谓欲求完美反招致诋毁。《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朱熹 集注:“求免於毁而反致毁,是为求全之毁。”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藏书画沽祸》:“此求全之毁,更匪夷所思,总由书画肇衅也。” 清 容閎 《西学东渐记·留学事务所之终局》:“无功受禄,转来不虞之誉;劳苦功高,反有求全之毁。”
(2).犹言求全责备。《红楼梦》第五回:“既熟惯,便更觉亲密;既亲密,便不免有些不虞之隙,求全之毁。”
不虞之隙
意外的误会。《红楼梦》第五回:“﹝ 宝玉 ﹞与 黛玉 同处 贾母 房中……既亲密,便不免有些不虞之隙,求全之毁。这日不知为何,二人言语有些不和起来。”
曹雪芹名句,红楼梦·第五回名句
猜你喜欢:
- 再题黄粱梦八首·其三吕维祺〔明代〕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八汪元量〔宋代〕
- 和黄充小雪陈师道〔宋代〕
- 夜雨屋漏方岳〔宋代〕
- 欸乃曲五首元结〔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