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项安世的《次韵乡人华秀才冬至日投赠二首》
全文:
深知道长属仁贤,甚爱阳来复旧氈。
凤历新灰浮缇室,牛星初度转青天。
五云嘉气书周典,七日灵文验孔编。
忽忽穷愁休怅恨,东风已到玉梅前。
参考注释
知道
(1) 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
(2) 认识道路
今得遣归,既不知道,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否?——晋· 干宝《搜神记》
(3) 晓得,谓对事物有所了解、认识
知道了发生过的情况
长属
犹长辈。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余虽不及见,每闻长属説其风格容仪,真神仙也。”
仁贤
(1).即仁且贤。《韩非子·难言》:“此十数人者,皆世之仁贤忠良,有道术之士也。”《史记·宋微子世家》:“ 微子 故能仁贤,乃代 武庚 。”《晋书·向雄传》:“殿下讎枯骨而捐之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
(2).仁人与贤人。《孟子·尽心下》:“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汉书·孔光传》:“毁譖仁贤,诬愬大臣。”
来复
(1).往还,去而复来。语见《易·复》,谓阳气经七日已由剥尽而开始复生。后因以称阳气始生。《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操 ( 曹操 )笑曰:‘冬至一阳生,来復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一月·时品》:“欣一阳之来復,遂万有以萌生。”
(2).一星期是七天,旧时因又称一周为一来复,星期日为来复日。
(3).回复,回来。 唐 李复言 《续幽怪录·苏州客》:“客曰:‘吾携过岭,方敢来復。’”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三:“母亲!我童心已完全来复了。”
(4).来回反复,一遍又一遍。 萧红 《生死场》一二:“她不再理睬一下那些纸片,丢在脚下来复的乱踏。”
(5).英语rifle的译音。指炮筒、枪管中的来复线。即膛线。 严复 《救亡决论》:“不知曲綫力学之理,则无以尽炮準来復之用。”
项安世名句,次韵乡人华秀才冬至日投赠二首名句
猜你喜欢: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示上以足,示下以惠,怨自削减。来俊臣《罗织经·固荣卷第六》
- 共说春来春去事,多时。一点愁心入翠眉。
- 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陆羽《茶经·五之煮》
-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