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陈陶的《圣帝击壤歌四十声》
全文:
百六承尧绪,艰难土运昌。
太虚横彗孛,中野斗豺狼。
帝曰更吾嗣,时哉忆圣唐。
英星垂将校,神岳诞忠良。
炼石医元气,屠鳌正昊苍。
扫原铺一德,驱祲立三光。
大道重苏息,真风再发扬。
芟夷逾旧迹,神圣掩前王。
郊酒酣寥廓,鸿恩受渺茫。
地图龟负出,天诰凤衔将。
杂贡来山峙,群夷入雁行。
紫泥搜海岱,鸿笔富岩廊。
鹰象敷宸极,寰瀛作瑞坊。
泥丸封八表,金镜照中央。
构殿基麟趾,开藩表凤翔。
銮舆亲稼穑,朱幌务蚕桑。
戎羯输天马,灵仙侍玉房。
宫仪水蒐甲,门卫绿沈枪。
陶铸超三古,车书混万方。
时巡望虞舜,蒐狩法殷汤。
化合讴谣满,年丰鬼蜮藏。
政源归牧马,公法付神羊。
宝鼎无灵应,金瓯肯破伤。
封山昭茂绩,祠执答嘉祥。
在昔宫闱僭,仍罹羿浞殃。
牝鸡何譈讠万,猘犬漫劻勷。
苗祷三灵怒,桓偷九族亡。
鲸鲵寻挂网,魑魅旋投荒。
松柏霜逾翠,芝兰露更香。
圣谟流祚远,仙系发源长。
岛屿征徭薄,漪澜泛稻凉。
凫鱼餍餐啖,荷薜足衣裳。
寤寐华胥国,嬉游太素乡。
鹰鹯飞接翼,忠孝住连墙。
有叟能调鼎,无媒隐钓璜。
乾坤资识量,江海入文章。
野鹤思蓬阙,山麋忆庙堂。
泥沙空淬砺,星斗屡低昂。
历草何因见,衢尊岂暂忘。
终随嘉橘赋,霄汉谒羲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陶铸
烧制瓦器和熔铸金属
是其尘埃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庄子·逍遥游》
三古
(1).上古、中古、下古的合称。所指时限各别。《汉书·艺文志》:“《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歷三古。”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易·繫辞》曰:‘《易》之兴,其於中古乎?’然则 伏羲 为上古, 文王 为中古, 孔子 为下古。”《礼记·礼运》“始诸饮食” 唐 孔颖达 疏:“ 伏羲 为上古, 神农 为中古, 五帝 为下古。”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卷五:“前人论三古各别者,从所见者言之,故不同。然以吾身从今日观之,则洪荒太极也,不得以古今命名。大抵自 羲 、 农 至 尧 、 舜 ,为上古; 三代 之世,为中古;自 战国 至于今日以前,皆下古也。”
(2).泛指古代。《魏书·律历志上》:“三古所共行,百王不能易。” 明 杨慎 《评李杜韩柳》:“ 晏元献 公尝言……上传三古,下笼百世,横行阔视於缀述之塲者, 子厚 一人而已。”
(3).指书体演变过程中的古文、大篆、小篆。 唐 张怀瓘 《书断·神品》:“古文可为上古,大篆为中古,小篆为下古。三古谓实,草隶为华;妙极於华者 羲 、 献 ,精穷於实者 籀 、 斯 。”
车书
(1).《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谓车乘的轨辙相同,书牍的文字相同,表示文物制度划一,天下一统。后因以“车书”泛指国家的文物制度。《后汉书·光武帝纪赞》:“金汤失险,车书共道。” 唐 杜甫 《题桃树》诗:“寡妻羣盗非今日,天下车书已一家。” 清 黄遵宪 《送宍户玑公使之燕京》诗:“ 唐 宋 时遣使,车书万里同。”
(2).指推行制度。 宋 李杲卿 《孟邦雄墓志》:“朝廷得以车书 陇右 ,开拓 巴 蜀 ,皆公之力也。”
万方
(1) 指各地;四方
(2) 指形态多种多样
仪态万方
(3) 种种方法;各个方面
陈陶名句,圣帝击壤歌四十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