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姜子牙 《六韬·武韬·发启》名句出处
摘自《六韬·武韬·发启》
解释:凶猛的鸟将要搏击时,总是 低空飞翔,收敛翅膀;凶猛的野兽将要搏击时,往往耷拉耳朵,俯身伏地;聪明的人准备进行大的举动,常常表现出一副愚笨无为的样子。
原文摘要:
天下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启之,无有闭之也。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国利之;无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微哉!微哉!“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今彼殷商,众口相惑,纷纷渺渺,好色无极,此亡国之征也。吾观其野,草营胜谷;吾观其众,邪曲胜直;吾观其吏,暴虐残贼,败法乱刑,上下不觉。此亡国之时也。大明发而万物皆照,大义发而万物皆利,大兵发而万物皆服。大哉圣人之德!独闻独见,乐哉。”
参考注释
猛兽
指体大而凶猛的兽类
弭耳
犹帖耳。形容动物搏杀前敛抑之貌。亦指驯服、安顺貌。《六韬·发启》:“鷙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淮南子·人间训》:“夫狐之捕雉也,必先卑体弭耳以待其来也,雉见而信之,故可得而擒也。”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虎弭耳下山,随者骇惧。” 宋 苏轼 《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之一:“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形容虽似丧家狗,未肯弭耳争投骨。”《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待他弭耳受教,便好全他那片孝心,成这老头儿这番义举,也完我父子的一腔心事。”
俯伏
趴在地上;表示低头屈服
俯伏姿势
圣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愚色
愚戆的表情。《六韬·发启》:“鷙鸟将击,卑飞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姜子牙名句,六韬·武韬·发启名句
猜你喜欢: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八》
-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 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管仲《管子·参患》
-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 郑侍郎送蜡梅次韵三首曾几〔宋代〕
- 花县霞觞八景为王明府赋·其三·罗浮炼丹李孙宸〔明代〕
- 折桂令·春情徐再思〔元代〕
- 翻破箧,得张钦夫唱和诗杨万里〔宋代〕
- 好事近范成大〔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