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高似孙的《赵嘉甫致松江蟹》
全文:
雁知枫已落松江,催得书来急蟹纲。
消一两蟹如斩雪,强三百橘未经霜。
无诗莫学天随子,有酒当呼吏部郎。
不解持经聊戒杀,省嫌无板去烧汤。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一两
(1).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淮南子·天文训》:“十二銖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为一两。”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宋史·律历志一》:“一两者,合二十四銖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 齐 师” 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匹也。”《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唐 贾公彦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
(3).犹一双。 明 刘绩 《忆原上人》诗:“一两棕鞋八尺藤, 广陵 行徧又 金陵 。”
(4).指少数。《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晋书·纪瞻传》:“然失之者亿万,得之者一两耳。”《红楼梦》第九回:“谁敢望‘请’,只求听一两句话就有了。” 老舍 《正红旗下》二:“母亲是不喜欢算计一两文钱的人。”
一辆。《史记·货殖列传》“牛车千两” 唐 张守节 正义:“车一乘为一两。”
三百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经霜
(1).经过秋霜。 唐 杜甫 《怀锦水居止》诗之二:“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明 倪长圩 《秋日过张子读易居喜遇顾徐二子》诗:“江上蒹葭方浥露,洲前鸿雁正经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
(2).比喻历经考验或磨炼。 唐 白居易 《和<思归乐>》:“在火辨玉性,经霜识松贞。”
高似孙名句,赵嘉甫致松江蟹名句
猜你喜欢:
-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商鞅《商君书·赏刑》
- 祸在于好利;害在于亲小人尉缭《尉缭子·十二陵》
- 题狮子林十六景·其十·小香幢乾隆〔清代〕
- 遣兴释文珦〔宋代〕
- 桃(二月十六日)·其二乾隆〔清代〕
- 登原州城呈张蕡从事魏野〔宋代〕
- 村居书事四首刘克庄〔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