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轼的《次韵和刘贡甫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
全文:
清派连淮上,黄楼冠海隅。
此诗尤伟丽,夫子计魁梧。
世俗轻瑚琏,巾箱袭武夫。
坐令乘传遽,奔走为储须。
邂逅我已失,登临谁与俱。
贫贪仓氏粟,身听冶家模。
会合难前定,归休试后图。
腴田未可买,穷鬼却须呼。
二水何年到,双洪不受舻。
至今清夜梦,飞辔策天吴。
与子皆去国,十年天一隅。
数奇逢恶岁,计拙集枯梧。
好士余刘表,穷交忆灌夫。
不矜持汉节,犹许揽桓须。
清句金丝合,高楼雪月俱。
吟哦出新意,指画想前模。
自写千言赋,新裁六幅图。
传看一坐耸,劝著尺书呼。
莫使骚人怨,东游不到吴。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传看
传递着观看。 唐 韩愈 《郑群赠簟》诗:“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瑠璃。” 宋 欧阳修 《借观五老诗次韵为谢》:“闻説优游多唱和,新篇何惜尽传看。”
一坐
(1).犹今一跪。古人“坐”如今跪,惟不直伸。《礼记·王制》:“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 孔颖达 疏:“其受君命之时,理须再拜,不堪为劳,一坐於地,而首再至於地。”
(2).指全部在座的人。《史记·孝武本纪》:“ 少君 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尝从 武安侯 饮,坐中有年九十餘老人, 少君 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行,识其处,一坐尽惊。”《新唐书·杨师道传》:“帝曰:‘闻公每酣赏,捉笔赋诗,如宿构者,试为朕为之。’ 师道 再拜,少选輒成,无所窜定,一坐嗟伏。”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寇莱公 在中书,与同列戏云:‘水底月为天上月’,未有对。而会 杨大年 适来白事,因请其对。 大年 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的对。”
(3).一个座位。《晋书·礼志上》:“明堂南郊,宜除五帝之坐。五郊改五精之号,皆同称昊天上帝,各设一坐而已。”《宋史·礼志二》:“帝坐止三,紫微、太微者已列第二等,唯天市一坐在第三等。”
尺书
(1).指书籍。古代简牍的长度有一定规定,官书等长二尺四寸,书非经律者,短于官书,称为短书。 汉 王充 《论衡·书解》:“ 秦 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文选·应璩<百一诗>》:“文章不经国,筐篋无尺书。” 李善 注引 刘向 《新序》:“府库之藏金玉,筐篚之橐简书。”
(2).指书信。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越王 悦兮忘罪除, 吴王 欢兮飞尺书。” 唐 刘沧 《留别崔澣秀才昆仲》诗:“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清 顾炎武 《寄李生云霑时寓曲周僧舍课子衍生》诗:“岁晚 漳河 朔雪霏,僕夫持得尺书归。” 郁达夫 《将之日本别海棠》诗之二:“半偈偶题 苏玉局 ,尺书烦寄 谢公墩 。”
(3).指诏书。《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僧令法师墓志铭>》:“见重 高帝 ,尺书屡发。”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林子山诗》:“轻薄子犹诵其出山诗云:‘尺书中夜至,清晓即扬鞭。’” 明 宋濂 《渊颖先生传》:“此小丑耳,何必上勤王师,使某持尺书諭之足矣。”
苏轼名句,次韵和刘贡甫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