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马钰的《满庭芳 和霭戒师师父》
全文:
戒师和尚,可称吾徒。
明禅悟道通儒。
子细研穷正觉,并段差殊。
温良恭俭让礼,生老病死苦嗟吁。
当修进,炼木金水火,土证无馀。
三教门人省悟,忘人我,宜乎共处茅庐。
物外玄谈,句句营养毗卢。
常怀博施济众,气神和、丹结明珠。
归兜率,向大罗,蓬岛同居。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三教
(1). 汉 儒谓 夏 尚忠, 殷 尚敬, 周 尚文,称为“三教”。 汉 班固 《白*虎通·三教》:“王者设三教者何…… 夏 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 殷 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 周 人之王教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
(2).指儒家的施教内容,包括六德、六行、六艺、合称“三德”。 汉 徐干 《中论·治学》:“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曰智、仁、圣、义、中、和。教以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教以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三教备,而人道毕矣。”
(3).佛教传入我国后,称儒、道、释为“三教”。《北史·周本纪下》:“十二月癸巳,集羣官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 唐 牛肃 《牛应贞》:“学穷三教,博涉多能。”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三教》:“上问曰:‘三教何者为贵?’对曰:‘释如黄金,道如白璧,儒如五穀。’上曰:‘若然,则儒贱邪?’对曰:‘黄金白璧,无亦何妨;五穀於世,岂可一日闕哉!’” 鲁迅 《华盖集·补白二》:“佛教初来时便大受排斥,一到理学先生谈禅,和尚做诗的时候,‘三教同源’的机运就成熟了。”
门人
(1) 门生
门人弟子。——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门客
省悟
同“醒悟”
老魔方然省悟道:“没有别人,断乎是孙悟空那贼。”——《西游记》
人我
(1).他人与我。《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关尹子·二柱》:“浑人我,同天地。”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人知脑气筋通五官百骸为一身,即当知电气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也。”
(2).借指尘世。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人我场中枉驰骤,苦海波中早回首。”
(3).佛教语。即人我见。凡俗之人妄认自身常住不变,执着“有我”之见,佛家谓之“人我见”。《坛经》三五:“人我是 须弥 ,邪心是大海,烦恼是波浪……无人我, 须弥 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
(4).佛教语。人相和我相并称的略语。为人我四相中之二相。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人我将无同,是非空诸所。”详“ 四相 ”。
共处
相处(如在一项活动或经历中)
茅庐
茅舍;草屋
马钰名句,满庭芳 和霭戒师师父名句
猜你喜欢:
-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 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
-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 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荀子《荀子·非相》
-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李白《古风·齐有倜傥生》
- 秋夜戴公纶见过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各赋十绝·其一李孙宸〔明代〕
- 袁府君挽词楼钥〔宋代〕
- 养家苦马钰〔元代〕
- 木兰花慢 孟津官舍,寄钦若钦用昆仲泣长安元好问〔金代〕
- 金陵杂兴二百首苏泂〔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