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杨维桢的《奉使歌,美答理麻氏也》
全文:
皇帝五年秋,皇华遣使行九州。
皇明明见万里外,犹恐阴噎生蜉蝣。
奉使代天明,四目达九幽。
假天喜怒私恩仇,欺皇明,是非一逆海倒流。
其中答理子,西边托周游。
西边有鸟其名为休留,复有老狐九尾而九头,扇妖作怪呼匹俦。
朘我赤子血,上敝十二旒。
力大泰山不可拔,答理子,一触泰山折之如不周。
呜呼汉有张纲,卫有吏酋,元有答理,足追前猷。
太史笔,不贬褒,我作歌诗继春秋。
参考注释
泰山
(1) 东岳,中国五岳之首,中国名山,海拔1524米,位于山东泰安境内。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禅、祭告天地,多古迹和文人墨迹,为旅游胜地
(2) 古人把泰山作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宝贵的事物
有眼不识泰山
(3) 妻父的代称
呼妻父为泰山,一说云,泰山有丈人峰。—— 晁说之《晁氏客语》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答理
理睬;与别人讲话或打招呼。《红楼梦》第二五回:“只见 彩霞 淡淡的不大答理,两眼只向着 贾环 。” 老舍 《四世同堂》五二:“坐了两三分钟,没有人开腔。他们并没有吵架拌嘴,而是不肯答理他。” 梁斌 《播火记》三一:“两个人趴着桌吃完饭,又说话答理儿走到宝地上去。”
之如
前往。 汉 王充 《论衡·难岁》:“其移东西,若徙四维,相之如者皆吉。” 刘盼遂 集解:“之如二字皆训往,二字连用,疑亦当时术家之语。”
不周
(1).不合。《楚辞·离骚》:“虽不周於今之人兮,愿依 彭咸 之遗则。” 王逸 注:“周,合也。” 汉 班固 《典引》:“ 司马相如 洿行无节,但有浮华之辞,不周於用。”
(2).不至,不到。《汉书·叙传上》:“道悠长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 颜师古 注引 刘德 曰:“周,至也。”
(3).不齐全;不周到。《后汉书·刘虞传》:“﹝ 虞 ﹞乃遣驛使奉章陈其暴掠之罪, 瓚 亦上 虞 禀粮不周,二奏交驰,互相非毁,朝廷依违而已。” 宋 司马光 《贮瞻堂记》:“ 河南 进士 宋师中 、 李彻 与其乡里士民之众以书抵 光 曰:‘公再为宰相,三守 洛都 ,虽惠化徧天下,靡有不周,而在 洛 为多。’”《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奉侍公婆是我两个的第一件事,但有不周,许你责备。”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二家邻居》:“那个中学生似的矮小男人,还时常为了这事责备妻子,怪她对父亲侍候不周。”
(4).风名。《文选·扬雄<校猎赋>》:“帝将惟田于灵之囿,开北垠,受不周之制,以奉终始 顓頊 , 玄冥 之统。” 李善 注引 孟康 曰:“西北为不周风,谓冬时也。” 晋 杨泉 《物理论》:“西北不周,方潜藏也。”参见“ 不周风 ”。
(5).山名。见“ 不周山 ”。
杨维桢名句,奉使歌,美答理麻氏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