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韦应物的《同元锡题琅琊寺》
全文:
适从郡邑喧,又兹三伏热。
山中清景多,石罅寒泉洁。
花香天界事,松竹人间别。
殿分岚岭明,磴临悬壑绝。
昏旭穷陟降,幽显尽披阅。
嶔骇风雨区,寒知龙蛇穴。
情虚澹泊生,境寂尘妄灭。
经世岂非道,无为厌车辙。
参考注释
昏旭
(1).黄昏和清晨。 唐 李绅 《逾岭峤荒陬抵高要》诗:“百处溪滩异雨晴,四时雷电迷*昏旭。” 宋 王禹偁 《济州众等寺新修大殿碑序》:“先是无鐘以警昏旭,乃范金以鸣之。”
(2).以指短时间。 前蜀 杜光庭 《醮名山灵化词》:“未更昏旭,悉已荡餘。中外再寧,寰海称抃。”
陟降
(1).升降,上下。《诗·大雅·文王》:“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 朱熹 集传:“盖以 文王 之神在天,一升一降,无时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孙蒙其福泽,而君有天下也。” 马瑞辰 通释:“《集传》之説是也……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皆曰陟降。《敬之》诗曰:‘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土,日监在兹。’此言天之陟降也。《閔予小子》诗曰:‘念兹皇祖,陟降庭止。’《访落》诗曰:‘绍庭上下,陟降厥家。’此言祖宗之陟降也。天陟降, 文王 之神亦随天神为陟降。故曰‘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后因以为祖宗神灵暗中保佑之义。 唐 包佶 《祀雨师乐章·迎神》:“陟降左右,诚达幽圆。” 宋 陈亮 《重华宫正谢表》:“付託得人,爰上 唐 家之寿;陟降在帝,孰知 文后 之声!” 清 唐孙华 《石鼓歌》:“ 尼父 尊 周 本素志,陟降或有神灵游。”
(2).犹往来。 唐 柳宗元 《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郑序》:“今则囊如悬罄,佣室寓食。方将适千里求仁人,被冒畏景,陟降栈道。”《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大礼史 王曾 言:‘皇帝执玉被衮,酌献七室,而每室奏乐章,恐陟降为劳,请节宫架之奏。’” 王国维 《观堂集林·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古又有陟降一语,古人言陟降犹今人言往来,不必兼陟与降二义。”
(3).谓中晷影的长短变化。《新唐书·历志三上》:“中晷长短,谓之陟降。景长则夜短,景短则夜长。积其陟降,谓之消息。”
幽显
犹阴阳。亦指阴间与阳间。《北史·李彪传》:“天下断狱起自初秋,尽於孟冬。不於三统之春,行斩绞之刑。如此则道协幽显,仁垂后昆矣。” 唐 陈子昂 《为程处弼辞放流表》:“存者流离,亡者哀痛;辛酸幽显,为世所悲。”《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广利洋海之神,善文尘世之士,幽显路殊,安得相及?”
披阅
翻看;展卷阅读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出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红楼梦》
韦应物名句,同元锡题琅琊寺名句
猜你喜欢:
-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 识时务者为俊杰,昧先几者非明哲。程登吉《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 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
- 得闭口时须闭口,得放手时须放手。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六》
-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