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陈宓的《送邹给事》
全文:
皇天佑我宋,衮衮生巨人。
正学迈贾董,彤庭亲选抡。
声名喧宇宙,勋业见寅亮。
伟哉吕与李,王陈踵经纶。
文章特馀事,德行金玉纯。
文靖有雅量,风云际熙辰。
所以到圣治,唐虞俗再淳。
先生轶前驾,学力欺孟荀。
平生事靖退,墨头自要津。
群小竞狐媚,佳兵媒其身。
挺然出正论,玉色垂大绅。
银台凛风驳,世仰凤与麟。
直道志丘壑,通涂轰枢钧。
岂为一己计,宁牧千里民。
泉山号大郡,氓贾甲七闽。
以宽则容奸,急则鳏寡颦。
先生得其道,三年政和均。
孰疾不得医,孰屈不得伸。
餐药置左右,砂芹不再陈。
建阁储六籍,凿井膏城闉。
巍巍百雉堞,楼橹俄一新。
海壖亦有学,穷邑增廪囷。
百废已具举,一毫不惊尘。
此特以迟言,孰识襟怀春。
下士有一善,不啻连城珍。
斯民有一隐,不啻闻频呻。
遂令无远迩,士民尽归仁。
四海望霖雨,行当趋紫宸。
皋夔踵高躅,岂特诸子伦。
某也未闻道,一官尝苦辛。
蹉跎二纪馀,抱志几郁湮。
得宰山水县,低头抚凋贫。
连岁田少收,输殿不见嗔。
顷年有疑狱,口讷愧誾誾。
高明一垂照,三囚脱死濒。
缪政了无术,教条每知遵。
罪戾惧不免,荐扬果何因。
感恩方激切,归辕遽攀轮。
焦桐既蒙盼,寿或柏与椿。
敢不自奋励,冀陪东阁宾。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直道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开筑,北起 九原 (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南至 云阳 (今 陕西 淳化 西北),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 直道 归,行观 蒙恬 所为 秦 筑 长城 亭障,堑山堙谷,通 直道 ,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4.6.8:“‘ 秦始皇 直道 ’原来是一条专供军队大规模进攻的宽阔大道……全长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工程十分浩大。”
(2).泛指直的路。《北史·张衡传》:“帝上 太行 ,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书·太祖纪》:“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
(3).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礼记·杂记》:“其餘则直道而行之是也。”《韩非子·三守》:“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 唐 吕岩 《促拍满路花》词:“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叹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终不可行!’”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丘壑
(1).山陵和溪谷。 宋 王安石 《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
(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 江 来, 庐山 访丘壑。”
(3).乡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得归丘壑以养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你既无婚,我亦未娶。即图同居丘壑,以结姻盟。”
(4).谓隐逸。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金 王若虚 《茅先生道院记》:“予世之散人也,才能无取于人,而功名不切于己,虽寄跡市朝,而丘壑之念未尝一日忘。” 清 方文 《访林青仲兄弟》诗之二:“丘壑本繇性,渔樵岂为名。”
(5).喻困境。 宋 范仲淹 《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伏望圣慈,特霑一命……使其幼孤,不堕丘壑,亦天地之造也。”
(6).喻深远的意境。 宋 黄庭坚 《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世祖御笔》:“上以武功定天下,万几之餘,游艺翰墨,时以奎藻颁赐部院大臣,而胸中丘壑又有 荆 、 关 、 倪 、 黄 辈所不到者。”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而观其或亭或臺,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
通涂
亦作“ 通途 ”。畅通的大路。《墨子·迎敌祠》:“筑荐通涂。” 孙诒让 间诂:“谓雍塞通达之涂也。”《魏书·敬宗孝庄帝纪》:“其有事在通途,横被疑异。” 宋 苏轼 《中庸论下》:“不得终日安行乎通涂。” 毛泽*东 《水调歌头·游泳》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枢钧
喻国政。 宋 欧阳修 《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恭王公神道碑铭》:“帝曰:休哉!汝予旧臣,亟其强起,秉我枢钧。”
陈宓名句,送邹给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