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朝韩偓的《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原文赏析: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髻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参考注释
宿醉
醉酒过夜仍未醒
宿醉未醒
离愁
离别的愁苦
离愁别绪(离别亲友的愁苦心情)
髻鬟
环形发髻
髻鬟之始掠。——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六铢衣
(1).佛经称 忉利天 衣重六铢,谓其轻而薄。见《长阿含经·世纪经·忉利天品》。后称佛、仙之衣为“六銖衣”。 唐 宋之问 《奉和幸大荐福寺》诗:“欲知皇刼远,初拂六銖衣。” 唐 顾况 《归阳萧寺》诗:“身披六銖衣,亿刧为大仙。” 前蜀 韦庄 《送福州王先辈南归》诗:“八韵赋吟 梁苑 雪,六銖衣惹 杏园 风。名标玉籍仙坛上,家寄 闽山 画障中。”
(2).常借指妇女所着轻薄的纱衣。 宋 周邦彦 《鹊桥仙》词:“晚凉拜月,六銖衣动,应被 姮娥 认得。” 清 俞兆晟 《吴宫曲》:“自裁白紵六銖衣,回雪流风侍君侧。”
轻寒
微寒。 南朝 梁简文帝 《与萧临川书》:“零雨送秋,轻寒迎节。江枫晓落,林叶初黄。” 明 刘基 《春晓》诗:“踈雨随风过,轻寒薄暮归。” 胡怀琛 《春日寄家兄闽中》诗:“薄酒成孤坐,轻寒悵远离。”
青鸾
(1).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赤色多者为凤,青色多者为鸾。多为神仙坐骑。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干鱼启》:“文鳐夜触,翼似青鸞。” 唐 李白 《凤凰曲》:“ 嬴 女吹玉簫,吟弄天上春。青鸞不独去,更有携手人。” 王琦 注引《艺文类聚》:“《决疑註》曰:……多赤色者凤,多青色者鸞。”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二折:“跟着我骑白鹤,上青霄;跨青鸞,远市朝。” 清 陈珮 《哭程夫人》诗:“忽驾青鸞返碧虚,琼花吹折痛何如。”
(2).即青鸟。借指传送信息的使者。 宋 赵令畤 《蝶恋花》词:“废寝忘餐思想徧。赖有青鸞,不必凭鱼雁。” 清 纳兰性德 《月上海棠·中元塞外》词:“青鸞杳,碧天云海音絶。”
(3).相传 罽宾王 于 峻祁之山 ,获一鸾鸟,饰以金樊,食以珍羞,但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鸾睹形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见《艺文类聚》卷九十引 南朝 宋 范泰 《鸾鸟诗序》。后因以“青鸞”借指镜。 闽 徐夤 《上阳宫词》:“妆臺尘暗青鸞掩,宫树月明黄鸟啼。” 明 汤三江 《题唐玄宗还宫感旧·双调夜行船序》套曲:“侍儿扶傍粧臺,懒把青鸞高照。”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青鸞不用羞孤影,开匣常如见故人。”
(4).亦作“ 青鑾 ”。銮铃。天子之车衡上有鸾,鸾口衔铃,故以“青鑾”借指天子车驾。 南朝 齐武帝 《耕藉诏》:“鸣青鸞於东郊,冕朱紘而莅事。” 南朝 梁 江淹 《倡妇自悲赋》:“侍青鑾以云耸,夹丹輦以霞飞。”
(5).指女子。 唐 王昌龄 《萧驸马宅花烛》诗:“青鸞飞入合欢宫,紫凤衔花出禁中。” 宋 柳永 《木兰花》词:“坐中年少暗消魂,争问青鸞家远近。” 明 杨珽 《龙膏记·错媾》:“偷看,分明旧识青鸞,却做双栖新燕。”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二十八日生归,见惟空室,悵悢若失,乃为诗曰:‘灵琐知何处,青鸞杳不回。’”
韩偓名句,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名句
猜你喜欢:
- 谁怜散髻吹笙,天涯芳草关情。
- 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墨子《墨子·01章 亲士》
- 事有所出,功有所止。刘向《战国策·赵二·武灵王平昼闲居》
-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 送子就试帖虞刚简〔宋代〕
- 亲友冯仪之运干挽章三首曹彦约〔宋代〕
- 玉泉山杂咏十六首·其十六·心远阁乾隆〔清代〕
- 和秀实扉字韵王洋〔宋代〕
- 山鸡送范元通送王逸王灼〔宋代〕